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物业有权要业主个人信息吗(开发商员工以查询业主房产为由,获取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这样违法吗?)

视情况而定:1、物业管理服务需要知道业主的信息,是管理的需要,是认定业主身份的必要条件,业主在入住办理物业手续时需要提供,房屋买卖后新业主也需要提供。业主房屋出...

对于购买业主资料犯法吗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物业有权要业主个人信息吗(开发商员工以查询业主房产为由,获取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这样违法吗?)

物业有权要业主个人信息吗

视情况而定:

1、物业管理服务需要知道业主的信息,是管理的需要,是认定业主身份的必要条件,业主在入住办理物业手续时需要提供,房屋买卖后新业主也需要提供。

业主房屋出租租赁合同还要到物业办理备案,相关政府部门在管理中也需要向物业公司了解业主、使用人的信息,物业公司必须提供。

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应该是最密切的,应当及时了解业主信息,如果不了解可能会弄出笑话,开发商那里的业主资料有的已经过时,如果物业公司的信息准确对今后成立业主大会的帮助也大。

2、物业无权要业主个人信息。居民身份证已经成了我国公民身份的重要证明,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目前暂无法律规定物业公司具备查验身份证并登记的权利,故物业公司强制要求外来人员出具身份证进行查验缺乏法律依据。如物业公司实施查验身份证并登记身份证号码的管理措施,建议提前做好相关通知;争取得到业主的支持,同时对获取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严格保密。

物业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居住物业:是指具备居住功能、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包括住宅小区、单体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场地。

2、商业物业:有时也称投资性物业,是指那些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持续增长回报或者可以持续升值的物业,这类物业又可大致分为商服物业和办公物业。

3、工业物业:是指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使用空间的房屋,包括轻、重工业厂房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房以及相关的研究与发展用房及仓库等。

4、政府类物业:除除居住物业包含的服务内容外,还涉及餐饮、会议、客房及康体等多种、综合类的服务。

5、除了上述物业种类以外的物业:称为其他物业,有时也称为特殊物业。这类物业包括赛马场、高尔夫球场、汽车加油站、飞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物业。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的有关规定。

物业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和管理规约的规定,有关业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开发商员工以查询业主房产为由,获取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这样违法吗?

开发商的员工以查询业主房产为由,让业主的一些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对于开发商员工这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他们这么做就侵犯了业主朋友的隐私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犯罪行为将会受到法院刑事处罚,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据报道,新疆维吾尔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本市第一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到3年6个月或缓刑的刑罚,依法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合计175400元,并处罚金175400元。同时,在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5名被告人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致歉,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了175400元的社会公益服务。

法院查明,在2018年至2021年8月间,某房地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利用其职务之便,以业主对房产状况及房屋确认单的名义,从有关单位盗走了三万多条公民个人资料,并将其**的资料出售给了克拉玛依市某装饰公司的负责人华某(另案处理),并从中牟利5000元。

之后,华某将所有的资料都交给了公司的销售经理天某,以进行招揽生意。天某则将此资料转卖给马某、郑某等5人,从中牟取92000元。马某从赵某那里获取了相关的个人资料,并将其全部资料重新转卖给了尉某等7人,并从中牟取了27500元的不义之财。对于开发商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规定,由于本案中涉及的金额较大,法律人士分析认为涉事人员将会受到法院严厉的判决,所以开发商不要为了赚取相应的利润把业主的隐私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

物业卖业主号码违法吗

法律分析:是违法的。业主个人信息资料受法律保护,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和个人在相关活动中获得的业主信息资料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贩卖个人信息违法,属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国内,商家之间交错倒卖个人信息属于犯法,针对出售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有《刑法》。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物业登记个人信息违法吗

物业登记个人信息是否违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物业公司泄露了业主的个人信息,可能会侵犯业主的隐私权,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物业公司需要登记业主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进行,并确保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根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物业管理委员的职责如下:

1、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委员会有权选择和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并可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改进服务。

2、维护公共设施:物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维护小区或楼宇的公共设施,包括道路、绿化、照明、供水、供电等。

3、管理维修基金:物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小区或楼宇的维修基金,确保其合理使用和管理。

4、处理业主投诉:物业管理委员会应当及时处理业主的投诉和意见,协调解决问题,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5、组织社区活动:物业管理委员会应当组织社区活动,促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社区凝聚力。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委员会是业主或居民自我管理的组织,其职责主要是代表业主或居民对小区或楼宇进行管理和维护,保障业主或居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三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由5至11人单数组成。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当是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三)遵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模范履行业主义务;

(四)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

(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六)具备必要的工作时间。

购买电话资源违法吗?

购买电话资源违法并会受到相应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扩展资料:

案例: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也是犯罪

日前,宁波慈溪法院审结几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再次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敲响警钟。

2015年,高某进入建材行业工作,担任某定制衣柜店的店长,负责拓展店里的业务。为了推销自家产品,高某找到了同是家装行业的戚某,从戚某那里免费要来了一份业主名单,上面详细记载有慈溪十余个中高档小区的业主个人信息,包括楼号、房间号、户型面积、****等信息,有3000余条。

“我需要做业绩,他给了我这份名单,我手上有的客户也可以介绍给他。”拿到业主信息后,高某“按图索骥”,有针对性地开展“扫楼”,发现有业主正在装修的,再根据名单上联系电话进行推销。

而戚某手中的名单从哪里来?据戚某交代,为了开拓客源,他从多个渠道购买了慈溪本地多个住宅小区的业主个人信息,一方面用于电话推广自己公司的业务,另一方面将这些信息转卖并从中牟利。

2013年至2016年,这条违法犯罪产业链涉及业主信息2万余条,涉及慈溪本地的住宅小区近40个。除了高某外,戚某还将这些信息或免费、或有偿地发送给其他9名建筑装饰行业从业者。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戚某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或提供,情节特别严重,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违法所得3300元予以追缴,犯罪所用的电脑、手机均予没收。

高某等10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亦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不同的刑罚。

据悉,在慈溪法院日前宣判的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涉案人员包括房地产销售、小区物业、建筑装饰行业从业者等。

法官提醒,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既包括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包括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的原则,不可触碰法律的警戒线。

同时,广大社会公众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若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消协等部门投诉举报。

参考资料:

人民网-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也是犯罪

物业有权要业主个人信息吗(开发商员工以查询业主房产为由,获取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这样违法吗?)

好了,今天关于“购买业主资料犯法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购买业主资料犯法吗”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