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票的税额计算公式(税率为什么是除1.16而不是乘0.84)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额计算公式:按商品不含税销售额*税率;销售方为一般纳税人:不含税价=发票总额/1.17;税额=不含税价*17%;销售方为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价...
我很了解16%增值税税率怎么计算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
开发票的税额计算公式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额计算公式:按商品不含税销售额*税率;销售方为一般纳税人:不含税价=发票总额/1.17;税额=不含税价*17%;销售方为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价=发票总额/1.03;税额=不含税价*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项目,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税率为什么是除1.16而不是乘0.84
比如,含税价116元,不含税价是:116÷(1+税率)=116÷(1+16%)=100元
如果是116×0.84=97.44元,与100相差:100-97.44元=2.56元,很明显,如果直接乘0.84,不含税价是97.44元,税额 是? 97.44×税率 16%=15.59元
不含税价 +税额=97.44+15.59=113.03元≠116元
由于税额的规定同价格的变化情况脱离,在价格提高时,不能使国家财政收入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在价格下降时,则会限制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以下几种:
(1)地区差别税额:即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别,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的不同税额;
(2)幅度税额:即中央只规定一个税额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中央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执行数额;
(3)分类分级税额:把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和等级,对各类各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额,等级高的税额高,等级低的税额低,具有累进税的性质。
扩展资料 :
含税价=不含税价+增值税
=不含税价+不含税价×税率
=不含税价×(1+税率)
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消费税
一、烟
1.甲类卷烟:56%。包括进口卷烟;白包卷烟;手工卷烟指每大箱(五万支)销售价格在780元(含780元)以上的。
2.乙类卷烟:36%。卷烟。不同包装规格卷烟的销售价格均按每大箱折算不同包装规格卷烟的销售价格均按每大箱(五万支)折算。指每大箱(五万支)销售价格在780元以下的卷烟。甲类卷烟从1994年1月1日起暂减按40%的税率征收消费税。
3.雪茄烟:36%。包括各种规格、型号的雪茄烟。
4.烟丝,30%。包括以烟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不经卷制的散装烟。
二、酒及酒精 25%
1.粮食白酒
2.薯类白酒 20% 用甜菜酿制的白酒,比照薯类白酒征税。
3.黄酒240元/吨 包括各种原料酿制的黄酒和酒度超过12度(含12度)的土甜酒。
4.啤酒 220元/吨 包括包装和散装的啤酒。无醇啤酒比照啤酒征税。
5.其他酒 10% 包括糠麸白酒,其他原料白酒、土甜酒、复制酒、果木酒、汽酒、药酒。用稗子酿制的白酒比照糠麸酒征收。
6.酒精?5% 包括用蒸馏法和合成方法生产的各种工业酒精、医药酒精、食用酒精。
三、化妆品 30% 包括成套化妆品
四、护肤护发品 8%
五、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1.金银首饰 5% 仅限于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首饰,以及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
2.非金银首饰 10% 包括各种珠宝首饰和经采掘、打磨、加工的各种珠宝玉石。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征收消费税。
六、鞭炮、焰火 15% 包括各种鞭炮、焰火。体育上用的发令纸,鞭炮药引线,不按本税目征收。
增值税
一、销售或进口货物除列举的以外?增值税税率,第一项规定:“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6%。”
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增值税税率,第四项规定:“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
三、农业产品 13% 包括植物类、动物类。
四、粮食、食用植物油 13% 粮食包括稻谷;大米;大豆;小麦;杂粮;鲜山芋、山芋干、山芋粉;经过加工的的面粉(各种花式面粉除外)。淀粉不属于农产品的范围,应按照17%征收增值税。食用植物油包括从植物中加工提取的食用油脂及以其为原料生产的混合油。
五、其他货物 13% 包括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六、出口销售货物?0 原油,柴油、援外出口货物、天然牛黄、麝香、铜及铜基合金、白金、糖、新闻纸等国家规定不予退税。
参考资料:
税率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所以消费者要承担原本的价格加上17%税率,即1.17。
扩展资料: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
李克强表示,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
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一、基本公式: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售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
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讲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现。
举例说明如下:
B企业从A企业购进一批货物,货物价值为100元(不含税),则B企业应该支付给A企业117元(含税)(货物价值100元及增值税100X17%=17),此时A实得100元,另17元交给了税务局。
然后B企业经过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税)卖给C企业,此时C企业应付给B企业234元(含税)(货物价值200加上增值税200X17%=34)。
此时套用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17(A企业已交)=17(B企业在将货物卖给C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退税计算方法 继续套用例子,假如C企业为国家规定实行先征后退原则的出口企业,他把这批货物加工后出口,出口FOB价为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此时他要交纳的增值税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7%=51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51=351 利润=收入-成本=351-251=100 如果退税率为15%则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45=345
利润=收入-成本=345-251=94 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润。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额,应用公式也可得出这个结果。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假设C为则根据国家规定,实行“免,抵,退”原则出口企业,加工后自己出口,出口FOB价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本来要向上述那样先交纳增值税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但根据“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业的最后一道增值环节免征增值税,所以不用交纳
这17元增值税。
货物出口后,C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退税,根据“免,抵,退”中的“抵”, 假如退税税率为17%,C企业可以抵扣的税额为34(前面环节所交的增值税),而不是51,因为最后一道环节的17元没有交,根据“不交不退”原则,这17不给予退。这34元就是C企业实得的退税额,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334-234=100
假如退税税率为15%,此时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额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额=334-234-6=94
大家可以看出,其实不予抵扣额就是当退税税率小于增值税税率时产生的差额。
根据MAX的提醒补充:
外贸公司退税使用这个公式: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而不是前述的“先征后退”或“免,抵,退”那么复杂的公式。
出口工厂和外贸企业最终的退税额有可能不同,也有可能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C是外贸公司,它购进是234,出口也是234(不加价),则套用这个公式的结果是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7%=34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34(B企业已交)=0(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200X17%=34(与上述方法结果相同)
但此时如果加价且退税率为15%的话,结果就不同, C是外贸公司,它以234购进,以300出口,套用公式为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5%=30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局的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5%)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实际得到45-17=28(<30),结果不同了,少收入2元,这两元其实就是最后一道环节产生增值(300-200=100)后的不予抵扣额=100X(17%-15%)=2。 所以无论实行“先征后退”还是“免,抵,退”,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先征后退”的缺点在于企业要先交纳增值税,而且要等到下一年度才能把所有的增值税退回,而“免,抵,退”则可以每个月从内销应缴税额中扣除,不存在退不回来和挤占流动资金的问题。
增值税是销项减进项税额计算缴纳的,所得税是根据你企业月(季、年)末的利润额计算缴纳的,你现在所说的数据只能计算增值税,计算不了所得税。
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0/1.17*17%-14000/1.17*17%=2179.45-2034.19=145.62元
假设:利用你提供的数据,反推利润额,同样可以计算企业所得税。 进货成本:14000/1.17=11965.81 销售收入:15000/1.17=12820.51
当期实现的利润额=12820.51-11965.81=854.70 应缴纳的所得税=854.70*25%=213.68
如: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17%,100元的含税金额除于1.17就是不含税金额85.47再乘于17%=14.53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没有抵扣,简易征收就是开票金额乘于税率3%就是应缴增值税。
apple产品增值税、关税是怎么计算的这218应该是增值税
1498/1.17*.17=217.66=218
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倒买东西也要交增值税吗增值税是链条税,倒买东西,你买的东西有进项税,卖的东西有销项税,销项减进项,就是你应缴纳的增值税。
英国VAT销售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进口税 = IMPORT VAT + IMPORT DUTY
进口税:包括关税 (IMPORT DUTY) 和进口增值税(IMPORT VAT)。它们的计算方式如下:
IMPORT VAT = (申报货值 + 头程运费 +DUTY)X 20% (这是商家可以退回)
IMPORT DUTY = 申报货值 X 产品税率
请问一下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对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很复杂,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1.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计算方法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但是其间要注意很多问题,诸如:适用税率是17%还是低税率,这个问题要去查税法上的规定;还有就是购进固定资产是不允许计进项税额的……
2.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就要区分他是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商业适用税率为4%,工业为6%,他们的计算方法是直接乘以征收率。PS:自来水公司也适用6%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规定,这就要依情况而定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_^*)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的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含税销售额/(1+3%)*3%
企业的应交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是税负,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等于应交增值税额,应交增值税额与不含税销售额的比例是实际负担的税负,各种行业的税负不一样,各个地区也不全一样。税负是国税机关综合当地同行业增值税交纳情况推算出来的,一般不允许企业交纳增值税实际税负低于这个比例,所以有的企业做账时先用不含税销售收入额乘以国税局规定的税负(就是你的会计说的3.6%)算出应纳增值税额,然后决定需要多少进项发票。特别是小型企业一般都是这样做账的。
服装代加工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服装代加工属于增值税的应税劳务,对在代加工中收取的代工费征税,也就是说你收取了100元的代工费就要缴纳增值税销项税。
希望回答有用,满意请采纳,还有什么的话请追问
知道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样计算税率
第一,已知含税价和不含税价计算税率的公式为:税率=(含税价-不含税价)/不含税价
第二,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含税价=不含税价*税率+不含税价
税率=(含税价-不含税价)/不含税价
第三,含税价的确定,含税价包含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价格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内含于价格之中;实行价内税时,商品交易价格即为含税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就要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含税价格。
第四,不含税价的确定,不含税价是不包含税金的计税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为含税价,要换算为不含税价。
扩展资料:
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
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比如,含16%增值税价为100,不含税价即是100/1.16=86.21,税金是86.21*0.16=13.7936,企业就可以抵扣13.80的税。
百度百科-含税价
百度百科-不含税价
增值税税额怎么计算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章 应纳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1.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开增值税发票开票点数怎么算呢?
开增值税发票开票点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税点=税金/不含税金额*100%
=(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00%
例如:不含税金额是1000元,含税金额为1170元的税,税率就是17%,也就是17个税点。
列算式说明:
税率=(1170-1000)/1000*100%
=170/1000*100%
=17%
增值税是价外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扩展资料:
增值税税率是指增值税应税产品的总体税额与销售收入额的比例。由于增值税以应税产品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同时又必须保持同一产品税负的一致性,因此,从应税产品的总体税负出发来确定适用税率是增值税税率设计的一大特点。
增值税税率一般与增值税扣除税率同时使用才能按增值税“扣税法”计税。现行增值税实行产品比例税率,分为8%,12%、14%、16%、18%、20%、21%、23%、26%、30%、43%、45%12个档次。
多数产品的税率是在原工商税、产品税税负基础上换算确定的,部分产品的税率,在原税负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
根据确定增值税税率的基本原则,我国增值税设置了一档基本税率和一档低税率,此外还有对出口货物实施的零税率。
(一)基本税率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列举的外,税率均为16% [2]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税率也为16%,这一税率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税率。
(二)低税率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的,税率为10%。这一税率即是通常所说的低税率。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水、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农业产品。
6.金属矿采选产品。
7.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8.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自2007年1月1日起)。
9.二甲醚(自2008年7月1日起)、盐(自2007年9月1日起)。
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零税率
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其他规定
1.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2.纳税人销售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并兼营应属一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从高适用税率。
根据财政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1号),总结并加以解释如下: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6%。
注:本条是对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规定。
①有形动产租赁,包括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和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
②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和航空运输的干租业务属于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适用税率为增值税基本税率17%。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注:本条是对交通运输业服务的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规定。
对远洋运输企业从事程租、期租业务,以及航空运输企业从事湿租业务取得的收入,按照交通运输业服务征税,适用税率为10%。
(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
注:本条是对提供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规定。
适用6%税率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
注:本条是对应税服务零税率的规定。
①对应税服务适用零税率,意味着应税服务能够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提高了本市出口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和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对于调整完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特别是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②对于适用零税率的应税服务的具体范围,包括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其中:国际运输服务是指:
a、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出境;
b、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入境;
c、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
同时,向境外单位提供的设计服务,不包括对境内不动产提供的设计服务。
税率调整:从2018年5月1日起,国务院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的税点是怎么计算的?
1.计算方法如下: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点);即税额=不含税金额*税点。
2.所谓税点,就是某些经常逃税的纳税人,他们平时销售不开发票,也错误地认为不开发票就不用缴税。所以,他们在报价时,没有把自己需要承担的税款计算在价格之内。当客户需要开具发票时,他们会要求购买方直接承担销售方要缴纳的税款。这笔税款占原始报价的比例就被称为税点。计算方法如下: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点);即税额=不含税金额*税点。比如:买一件东西不含税的价格是1000元,如果需要开发票,税点是13个点,则开发票金额为=1000*(1+13%)=1130元,税额为1000*13%=130元。
3.如果销售方是一般纳税人,税点通常不会达到17%。因为进项税的存在(例如上文中农场缴纳的17元)。这个比例一般与该纳税人的盈利水平有关。利润率越大,税点也就越高,但不会高过17%的增值税税率。如果你买东西要发票,遇到对方跟你要加价17%。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在骗你;二是他做的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如果销售方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营业税纳税人,税点通常就是税率,但考虑到附加税费和所得税,应该还是会比3%和5%要高。
1.普通发票:个人销售商品需要开具普通发票的,可到当地国税局(所)申请代开,商业行为税率为4%,只有去税务局申请代开发票才是真实、合法的。个人申请代开发票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及复印件、购货合同、协议或受票方证明即可。
2.专用发票:是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生产经营增值税应税项目使用的一种特殊发票,它不仅是一般的商事凭证,而且还是计算抵扣税款的法定凭证。
增值税的税价是含税还是不含税的价格?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公式如下: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
根据题意,进货价格是1400元,税率是14%,如果卖2000元不含税,含税价格是2000*1.14=2280元;如果卖2000元含税,不含税价格是2000/1.14=1754.39元。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多为含税价,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各种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第二,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第三,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今天关于“16%增值税税率怎么计算”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16%增值税税率怎么计算”,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