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贴现率的计算公式怎么算?(如何用公式计算贴现率)

贴现率意思为将预支支付更换为可供现值所应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_有期满的单据向金融机构规定兑付,金融机构将贷款利息优先扣减所应用的利率。这类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再贴现率怎么计算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贴现率的计算公式怎么算?(如何用公式计算贴现率)

贴现率的计算公式怎么算?

贴现率意思为将预支支付更换为可供现值所应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_有期满的单据向金融机构规定兑付,金融机构将贷款利息优先扣减所应用的利率。

这类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组员金融机构将已汇兑过的单据作贷款担保,做为向央行贷款时需付款的贷款利息。

换句话说,当银行必须调整流通性的那时候,要向中央银行支付的成本费。

贴现率计算公式:贴现率=[[汇兑贷款利息]]/单据面值×100%

市场贴现率又通称贴现率,就是指银行业申请办理汇兑时预扣的贷款利息与面值额度的比例,在调研时应用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市场贴现率=预扣汇兑贷款利息÷面值额度

票据贴现利率的计算分二种状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率=单据币值x贴现率x汇兑期

(2)带息单据的贴现

贴现利率=单据期满值x贴现率x汇兑日数/360

汇兑日数=汇兑日到单据到期还款日具体日数-1

汇兑利率用关系式表达即是

汇兑利率=汇兑额度×汇兑日数×日贴现率

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

实际支付额度=面值额度-贴现利率

贴现率的优势是,它有益于央行充分发挥最终借款者的权益,而且即能调整货币供给的总产量,又调整货币供给的构造。在其中流动资产的特征有:

流动资产计费方法、经营者的货品、原材料、库存商品、半成品加工等库存商品的计算,理应以实际成本为标准。经营者各类库存商品的产生和领料,其具体实际成本的计算方式,能够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中随意选择一种。

为何应用贴现率?

贴现率用以计算业务流程的净现值,做为汇兑现金流剖析的部分。它还用以:

考量贷币的资金时间价值

表明项目投资的风险性

意味着机会成本的企业

做为决策的阻碍率

使不一样的项目投资具有对比性

如何用公式计算贴现率

贴现率公式: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

贴现率和利率的关系如下:

贴现率=利率/(1+利率×时期)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扩展资料

贴现率是由三个台阶构成的:安全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

1、资金的安全成本:比如当前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或者国债利率等,总之是那些只要把钱投进去,就能稳稳当当获得收益的投资产品。投资者的逻辑不难理解,如果他不把这笔钱投在你的项目上,无论是存在银行还是购买政府债券,到期之后都可以稳稳当当获得利益。可是现在要他放弃这些安全的收益,把钱投给你的项目,那么你就必须保证,他从你的项目中得到的回报高于上述安全投资的收益。否则他凭什么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2、资金的机会成本:假如投资者不把这笔钱投进你的项目,即便存在银行里的钱利息很低,但是人保持着资金的流动性,他可以随时提出钱来去炒股票,去购买物业出租,或者抓住其他可盈利的投资机会。可是他现在把钱投给了你的项目,就丧失了资金的流动即随时提款的机动权,也就意味着丧失了所有投资机会,难道他不应该期望从你的项目中获得比上述投资机会更多的预期收益吗?

3、资金的风险成本:设想一下,投资者把钱从银行提了出来,放弃了银行利息的安全收益,投资于你的项目,为什么?因为她得到承诺:5年之后他将获得数倍于本金的汇报。但是收益再高,那毕竟也是5年之后的画中之饼,谁知道这5年之内有多少风险在等着他,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金融风险等,哪怕碰上一个就能让他的期望值大打折扣。

考虑到如此之多的不确定因素,他必须把这些语气出现的折扣也要哦加紧资金的成本,如果他不指望从你的项目中获得远远高于上述安全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收益,他会下这个投资的决心吗。

贴现率如何理解?附计算公式

贴现率可以简单理解为贴现的比例,受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自发形成。以下一文将主要介绍贴现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来了解下吧。

贴现率含义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我们也将这种贴现率称为再贴现率,理论上来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最后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

贴现率与折现率不同,体现在两点:

1、贴现率为内扣率,是预先扣除贴现息后的比率,但折现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

2、贴现率主要用于票据承兑贴现,但折现率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贴现率的计算公式

贴现率=一般贷款利率/[1+(贴现期×一般贷款利率)]

举例说明:现在你有95万,1年后由于银行利息或者是人民币升值变为了100万,其中多出的5万比上1年后的100万得到5%,这个5%就是贴现率。

可以简单理解为,1年后得到100万,贴现率为5%,也就相当于如今这笔钱的价值为95万。

贴现和贴现率的相关知识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进行调节,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需要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时,则提高贴现率。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也随之减少,这时候商业银行就会提高利息,从而导致减少货币供给量。

贴现率可以理解为贴现的比率,而贴现是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对于持票人而言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但对于贴现公司或银行而言,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

贴现率受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自发形成,再贴现率则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再贴现率的相关计算

商业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票据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借款时预扣的利率。如商业银行用客户贴现过的面值100万元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中央银行接受这笔再贴现的票据时,假定商业银行实际取得贴现额88万元(贷款额),票据到期日为180天,则按月利率计算,其再贴

再贴现率= [(100-88)/100] *(1/6)*(100%)=2%

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回扣了2%。

再贴现的通俗理解

再贴现也叫转贴现,即银行把客户卖给它的银行承兑汇票(类似于定期存单)再转手卖给其他金融机构。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贴现值来计算和表示将来的1块钱和现在的1块钱之间的差异。用于计算贴现值的是近似于银行利率的贴现率。

如果贴现率是5%,那么就意味着1年以后的105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元,或者说,1年以后的100元只相当于现在的95.24元。

打个比方,我手里有张三的欠条1000元,按规定他明年才还我,但是我现在便需要钱用,于是我到银行,把欠条给银行,银行给我900元现金,明年的时候直接由银行向张三要钱,其中差价100便是我提前要款的利息,利率为:100/1000=10%。

如果我是商业银行,张三是中央银行,那么这个利率就叫做再贴现率。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商业汇票是购货单位为购买销货单位的产品,不及时进行货款支付,而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签发的、在约定期限内予以偿还的债务凭据。

在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购货方到期确能偿还债务,这种债务凭据须经购货方的开户银行予以承兑,即由其开户银行承诺,若票据到期但该客户因故无力偿还该债务,则由该银行出资予以代偿。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一种短期利率。根据《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4个月。再贴现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和调整。

第二,是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信贷政策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第三,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

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是怎么回事

贴现率又称门槛比率(Europe称为the refinancing rate,the UK称为repo rate,the US称为discount rate),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常用于票据贴现。

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再贴现即一般银行资金不够时,除同业间相互调借外,便向中央银行融通借款。借款方式,便是用手上现有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重贴现,以获得资金。

扩展资料:

贴现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

利率是经济学、借贷和租赁等融资实务和企业财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杠杆调节工具和专业名字。因此,利率有长短期存款利率和长短期贷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会因主体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体机关为他方确定或借贷双方商定。

例如,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状况确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银行根据该幅度确定借贷和存款的具体水平(数字),企业和或个人之间借贷由借出方或双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作为中央银行抑制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手段之一,较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易于操作。再贴现率引起的波动程度又远比法定准备率为小,因而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都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百度百科-贴现率

百度百科-再贴现率

贴现率三种计算方法

贴现率计算:贴现率=一般贷款利率/[1+(贴现期×一般贷款利率)]。

贴现率(Discount Rate),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换言之,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论上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要留的储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储备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贴现的比率就是贴现率(Discount Rate)。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对贴现公司或银行来说则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银行根据市场利率以及票据的信誉程度规定一个贴现率,计算出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票据到期期限。

持票人在贴付利息之后,就可以从银行取得等于票面金额减去贴现利息后的余额的现金,票据的所有权则归银行。票据到期时,银行凭票向出票人兑取现款,如遭拒付,可向背书人索取票款。

票据贴现按不同的层次可分为贴现和再贴现两种,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称贴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已贴现的未到期工商企业票据再次贴现,称再贴现或重贴现。贴现率是受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自发形成的,再贴现率则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贴现率的计算公式怎么算?(如何用公式计算贴现率)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再贴现率怎么计算”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