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什么是人民公社和农村合作社?(改革开放80年代是哪些年?)

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

人民公社是谁下令撤销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

什么是人民公社和农村合作社?(改革开放80年代是哪些年?)

什么是人民公社和农村合作社?

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后经多次调整,1962年以后,绝大多数人民公社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恢复和扩大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但仍存在着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缺点。同时,农村人民公社一直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即把基层政权机构(乡人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社管理委员会)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乡、全社的各种事务。农村合作社农村合作社,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同于企业法人,又不同于社会团体,也不同于行政机关,自有其独特的政治性质和法律性质

改革开放80年代是哪些年?

改革开放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80年代指的是1980-1989年这十年。

:改革开放是1978年的12月18日。在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此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何时结束的?为何直到1983年才撤销了农村的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60年底结束,1961年对人民公社制度进行改革,各地出现了生产队将土地包产到户的做法。1963-64年制定了农业七十条,规范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包产到户被称为“三自一包”遭到批判。文革期间1967-1971年农村极左思潮盛行,农民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以及城乡自由市场全面绝迹,弄得农民很苦,当时不少农民的生活可以说比旧社会强不了多少,今年吃上饭不太挨饿,但是滋味很难受。1972年周总理批判极左思潮,稍稍肃清了些左的那一套,1975年小平同志整顿农业,农村人民公社逐步规范,农村的社队企业多了起来,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基本上与1956-57年农民生活水平相当。部分农村发展的要相对好些。比如大寨,大寨的确是干出来的典型,国家也给了不少优惠,因此成为样板。江苏的华西村其实就是那个年代就富起来的典型。但是更多的村庄像安徽凤阳小岗村处于贫困状态。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好处是农民负担轻,组织化程度高,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弊端是脱离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的实际,不利于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1979年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人民公社发展的很好,农民即享受到集体制度的好处,又享受到个体的经营的灵活性。1984-1985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出于改革的整体需要,因为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中国改革的要求了。但是废除的太急太快,转制应当慢慢来。当时许多地方领导还是搞一刀切的。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1983年,中央撤销人民公社体制;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分田到户”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撤销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故选B。

人民公社为什么是乡级组织?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

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它实质上就是乡镇的组织形式,是政社合一的组织。

二、

1、区别:

(1) 生产队是一种组织形式。在国营农场中,它是劳动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

(2) 生产大队是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三级组织中的中间一级组织。既是人民公社的中间一级经济管理机构,又是国家基层政府下设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

(3)?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层单位,也是基层政权组织。

2、联系:

(1)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

(2)依各地不同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补充:

三级为公社,生产大队与生产队。“三级所有”是指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别属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所有。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最基本的核算单位,也是生产大队下属的组织,“队为基础”是指生产队为基础。

扩展资料:

一、人民公社的原则与架构:

1、人民公社的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2、人民公社的各级权力机关,是公社社员代表大会、生产大队社员代表大会和生产队社员大会。

3、人民公社的管理机关是各级管理委员会。人民公社的监察机关是各级监察委员会。规模较小的生产队,可以只设一个监察员。

4、人民公社各级社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各级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成员,都必须经过社员充分的酝酿,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

5、人民公社各级的规模应该由社员民主决定。各级规模大小的确定,都应该对生产有利,对经营管理有利,对团结有利,并且便利群众进行监督。

二、生产大队与生产队:

1、大队本级为独立预算单位,但对生产队有管理和干预权,属于上下级关系。

2、大队直接安排的人员实行“工分制”,分配主要通过粮食分配来实现,所有人员均直接参加所在生产队的分配。

百度百科-农村人民公社

百度百科-生产大队

百度百科-生产队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

B

试题分析:利用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理论解答本题。1983年中国农村已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强农村的政治建设,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中国唯一没有解散的人民公社

中国唯一没有解散的人民公社是周家庄。

周家庄是目前中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位于河北省晋州市中部,西距石家庄市50公里。周家庄乡1949年创办互助组,1952年建合作社,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建农工商合作社。自1952年至今,合作社始终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一直未变,已有55年历史。

周家庄乡一直为集体经营,不设村委会,是全县唯一的乡生产队,“两层楼”的管理体制,本乡共设10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直属乡领导。社员劳动实行六定:定工序、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按定额,然后核计工分。

周家庄的历史沿革

因乡政府驻地而得名周家庄乡。周家庄乡的前身是曹同义农业合作社。1958年春,在高级社合并为联村社的基础上,首先建起了公社,命名“黎明人民公社”,同年下半年撤销归属“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以周家庄为驻地建周家庄公社,1984年改周家乡至今。

周家庄乡一直为集体经营,不设村委会,是全县唯一的乡生产队,“两层楼”的管理体制,本乡共设10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直属乡领导。1952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53年7月10日,分设周家庄乡、东张家庄乡。1983年3月24日,改为周家庄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家庄乡

什么是人民公社和农村合作社?(改革开放80年代是哪些年?)

好了,关于“人民公社是谁下令撤销的?”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公社是谁下令撤销的?”,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