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企业汇算清缴各项费用扣除比例是多少(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

法律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如下: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2、企业发生的工会经费,不起超过工资总额2%的部...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福利费扣除比例”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企业汇算清缴各项费用扣除比例是多少(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

企业汇算清缴各项费用扣除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如下: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发生的工会经费,不起超过工资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

4、公益性扣赠范围,不起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6、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起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

以上三项所要调增的费用都在管理费用中核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调增,要在销售费中,业务招待费要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

法律分析: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分别是:. 1、职工福利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 2、工会经费是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 3、职工教育经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5%;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标准

企业发放的职工福利费,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按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扣除,具体扣除标准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比例

在企业实操过程中,企业可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来计提福利费,按实际消费的金额来计入到对应的科目。但是在企业汇算清缴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企业的福利费,在工资总额的14%以内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能扣除。二是,对于只是计提,但是没有实际支付的部分,不能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现金福利: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

购物卡福利:

借:其他应收款——购物卡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其他应收款——购物卡

实物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因此,企业税前扣除时不是计提数而是实际发生的并且在14%范围之内的部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第四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福利费的比例是多少

福利费的比例是多少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所执行的福利费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一些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福利费,如2%-4%不等,而另一些企业则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和需求自行设定福利费的比例。此外,一些行业的职工福利费也有相应的规定,如铁路、远洋运输等艰苦行业,职工福利费可以适当提高。

确定福利费比例的原则和标准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职工福利项目制定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提取比例和使用范围。

福利费的具体使用范围

职工福利费的使用范围包括: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丧葬补助、死亡抚恤费、交通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其中,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是指对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一定的补助;探亲路费是指对符合条件的职工探望配偶和父母的往返路费给予补贴;丧葬补助和死亡抚恤费是指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去世后给予一定的丧葬和遗属抚恤补贴;交通费补贴是指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因公出差或上下班交通费用给予一定的补贴;防暑降温费是指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工作所给予的补贴。

福利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福利费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提取和使用程序,确保福利费的使用合法、合规、透明。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福利费的监督和管理,防止福利费被滥用或挪用。

综上所述:

职工福利费的比例因行业、地区和企业情况而异,一般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福利费的使用范围包括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丧葬补助、死亡抚恤费、交通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企业应当制定福利费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提取比例和使用范围,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福利费的使用合法、合规、透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报酬。”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有哪些标准

1、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不是全部的职工教育经费),全额扣除,其余部分按2.5%比例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扩展资料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范围:

1、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2、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临时工属于职工福利费的)。

3、职工困难补助,帮扶基金。

4、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5、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单独设置账册进行核算,没有单独设置的,税务机关责令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改正。逾期仍未改的,可对其进行核定。

百度百科-职工教育经费

百度百科-职工福利费

百度百科-工会经费

汇算清缴12项费用扣除比例

关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扣除标准的计算,是会计人员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在计算扣除比例时,要特别注意基数是什么,是工资薪金总额,还是年销售收入额,还是年利润总额。

1.工资薪金支出,扣除比例100%

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职工福利费支出,扣除比例工资薪金总额14%

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3.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比例工资薪金总额8%

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工会经费支出,扣除比例工资薪金总额2%

相关政策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5.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支出,扣除比例工资薪金总额5%

相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6.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发生额的60%,最高不超过销售收入5‰

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

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比例根据行业

一般企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烟草企业: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8.手续费和佣金支出,扣除比例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

一般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以内,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 计算;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以内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9.研发费用支出,扣除比例175% (加计扣除75%)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10.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比例年度利润总额12%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扶贫捐赠支出可据实全额扣除(100%)。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企业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公告年第49号)中规定自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在政策执行期限内,目标脱贫地区实现脱贫的,可继续适用上述政策。

11.党组织工作经费支出,扣除比例职工工资总额1%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列支,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可以据实税前扣除。年末如有结余,结转下一年度使用。累计结转超过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2%的,当年不再从管理费用中安排。

12.企业责任保险支出,据实扣除(100%)

企业参加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福利费占工资比例的多少?

一、福利费占 工资 的比例 1、应付福利费14%的计算基数是“应付工资总额”。税 法规 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 二、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包括 : 1、职工医药费。 2、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是指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实际支付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性补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工负伤、残废需要的生活补助。 3、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待遇。 4、集体福利的补贴:包括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的补助,以及未设托儿所的托儿费补助和发给职工的修理费等。 5、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是指上下班交通补贴、计划生育补助、住院伙食费等方面的福利费开支。 通过上述文字,相信大家对于福利费以及福利费的开支范围有了大致的了解,而福利费占工资比例,一般都是企业根据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十四提取的,公司的福利费可以更好的留住员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更好的促进企业单位的和谐快速发展,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光来看,福利费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企业汇算清缴各项费用扣除比例是多少(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

好了,关于“福利费扣除比例”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福利费扣除比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