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电话骚扰能报警吗(骚扰电话可以报警吗)

收到电话骚扰的,情况严重的,无论几次都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其行为是违法的,受害人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报案...

接下来,我将针对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的话题。

电话骚扰能报警吗(骚扰电话可以报警吗)

电话骚扰能报警吗

收到电话骚扰的,情况严重的,无论几次都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其行为是违法的,受害人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报案时,要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录音,电话清单等。

如果一直收到电话恶意骚扰,首先用户是可以报警的,不过用户要保留好来电记录,或者是短信记录作为证据。在报警后,警方会尽量找到始作俑者,通常此种情况对其处罚会不是很严重,严重的情况也就是行政拘留,或是罚款了事。不过对方骚扰他人,可以对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合理的精神等赔偿。

扩展资料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因为打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是不会被判刑,但是属于治安管理范围,可以处于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之中,拘留的类型一共分为三种,分别是可以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以及司法拘留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骚扰电话可以报警吗

骚扰电话可以报警。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只要达到三次以上,受害人就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详细的查处。向公安机关报案时,要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当事人双方的通话录音,电话清单等即可。骚扰他人的一方可以处5天以下的拘留或者罚款500元以下。情况比较严重,处5天至10天的拘留,可以并处罚款500元以下。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网站,举报信息将会由相关部门协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恶意骚扰电话可以报警吗

法律分析:可以报警。对方恶意打骚扰电话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对方打骚扰电话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当事人生活的,可以及时报警进行求助,再由警方介入对行为人进行警告、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被人恶意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

可以

被恶意打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当事人一直被电话骚扰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打电话骚扰的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只要达到三次以上,受害人就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详细的查处。向公安机关报案时,要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当事人双方的通话录音,电话清单等等。

遭遇电话骚扰,严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的,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办案方式包括拨打110电话或者直接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报案;电话骚扰的,涉及侮辱自己人格或者带有恐吓威胁性质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到法院进行自诉立案。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举报中心")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的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被电话骚扰轰炸可以报警吗

被电话骚扰轰炸可以报警。电话被轰炸属于电话骚扰,可以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派出所报案。行为人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被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的治安处罚。

对于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会造成对他人正常生活严重干扰,因此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电话轰炸他人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当群众遭遇不法侵害时,或者发现犯罪线索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群众上门报案的,在一般情况下,写报案材料,或做询问笔录,派出所同志会进行接报案登记,接受证据材料;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其次,受害人基于隐私权受到的侵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如果电话轰炸系其他的犯罪手段,如目的是为了诈骗、盗窃、敲诈勒索等,还会构成相应犯罪,此时侵权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遭到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

骚扰电话是可以报警的。

利用打电话的形式,骚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只要达到三次以上,受害人就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详细的查处。向公安机关报案时,要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当事人双方的通话录音,电话清单等等即可。

骚扰他人的一方可以处5天以下的拘留或者罚款500元以下;情况比较严重的,处5天至10天的拘留,可以并处罚款500元以下。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安全受法律保护,电话一直骚扰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当事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其中还涉及到勒索,还应负法律责任。虽然说对于某一个被害人的来说,数额没有达到法定的标准,但是多个被害人的金额加在一起,超过法律标准就会构成犯罪行为。超过这个标准仍然是可以追究他的犯罪行为的。

首先作为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的运营商,应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客户享受到安全、舒心和通畅的通信服务。我国的通信服务已经进入了实名制时代,那些骚扰用户的无主的号码被滥用,可见是“实名制”没有真正做到位。

要想彻底整治这样的情况, 不能仅仅通过用户来自救。 运营商要强化责任,加强有关电信屏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保障客户享受安全、舒心和通畅的通信服务的权利。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禁止不良软件的开发、传播、使用,对开发者和传播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为公民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将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电话骚扰能报警吗(骚扰电话可以报警吗)

今天关于“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电话骚扰可以报警吗”,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