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缴社保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社保缴费里的特殊缴费是什么意思)
社会保险费,是对现行规定允许扣除的?三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进行归纳后的一个概念。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扩大,有利于...
缓缴社保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缓缴社保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
社会保险费,是对现行规定允许扣除的?三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进行归纳后的一个概念。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扩大,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财务压力。
这样既能减轻民众乃至市场主体的负担,又能增加社会财富的涌流,增加人民的福祉。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改革成本,降低经济社会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既能扩大内需,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提高人民的福利,促进社会稳定。既能有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受疫情影响,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市场秩序,稳定就业,促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正常运转,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阶段性缓缴,是政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减轻企业负担、稳就业、稳企业具有重要作用。确保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无论如何都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影响企业和市场预期。
总的来说,扩大阶段性社保的缓缴实施范围, 是一个在疫情影响下的利好政策。不仅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保缴费里的特殊缴费是什么意思
社保缴费中的特殊缴费,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对社保缴费的额外处理或调整。
这些特殊情况可能包括补缴、预缴、缓缴、调整基数等,旨在满足不同人群或不同时期的社保需求。
一、补缴与预缴
补缴通常指的是因各种原因未按时缴纳社保费用的个人或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补缴。例如,某员工因工作变动导致社保中断,后需补缴中断期间的社保费用,以确保社保权益不受影响。预缴则是提前缴纳未来的社保费用,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于个人或单位的财务规划考虑。
二、缓缴与调整基数
缓缴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个人或单位暂缓缴纳社保费用。这通常发生在经济困难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缴费困难时。调整基数则是根据政策规定或实际情况,对社保缴费基数进行调整。例如,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社保缴费基数可能相应上调,以确保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三、特殊人群与特殊政策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退休人员、军人、残疾人等,社保缴费可能存在特殊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保障这些人群的社保权益,体现社会公平和关爱。例如,退休人员可能享受一定的社保优惠,军人可能有专门的社保制度安排,残疾人可能获得社保缴费的减免或补贴。
综上所述:
社保缴费中的特殊缴费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社保缴费的额外处理或调整,包括补缴、预缴、缓缴、调整基数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政策等。这些措施旨在满足不同人群或不同时期的社保需求,确保社保制度的公平、可持续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第六十三条规定: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最新版发布!阶段性缓缴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操作指南
一
适用对象
1.困难行业所属企业。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17个困难行业。
2.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参照执行。
3.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
二
政策内容
1.困难行业所属企业,可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以下简称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2.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期间免收滞纳金。
3.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当地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具体规定以本地实施办法为准。
三
操作流程
(一)享受方式
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缓缴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费。
(二)相关规定
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要依法履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义务。缓缴期限内,职工申领养老保险待遇、办理关系转移等业务的,企业应为其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
具体规定以本地实施办法为准。
四
相关文件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23号)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16号)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
五
相关问题
(一)请问扩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后,哪些行业可以缓缴社会保险费?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此次扩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是在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的基础上,以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了适用缓缴政策的行业范围。具体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共17个行业,加上前期5个特困行业,目前共有22个行业可以享受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
(二)我们是一家餐饮企业,受疫情影响影响比较严重,此前申请缓缴了5-6月份的养老保险费,请问下半年的养老保险费还能申请缓缴吗?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原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因此,你单位2022年底前应缴的养老保险费均可以申请缓缴。
(三)我们是一家纺织企业,能否享受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最多可缓缴几个月的费款?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纺织业属于缓缴扩围行业,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按照要求,各省将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明确实施程序、缓缴期限等,因此具体的实施期限请以您公司所在省份发布的实施办法为准。
(四)我们是一家小型招待所,登记的行业类型为住宿业,能否享受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可以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因此,你单位如果属于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就可以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具体的困难企业标准和中小微企业认定条件,以本省具体实施办法为准。
(五)我们是一家律师事务所,能否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可以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参照执行。因此,律师事务所可以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但是否被认定为困难企业,需以您的事务所所在省具体实施办法为准。
(六)我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员工,我个人应缴的社会保险费能否一并申请缓缴?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仅针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对于职工个人应缴纳部分,企业应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七)我们企业已经申请并被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请问在政策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是否加收滞纳金?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对按照规定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八)我们是一家酒吧,登记行业类型为娱乐业,是不是必须要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缓缴社会保险费坚持自愿原则,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缓缴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费。因此,你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缓缴或不缓缴社会保险费。
(九)我们企业已经按照规定申请了缓缴社会保险费,但今年有几位职工要退休,请问需要补缴他们的社保费吗?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不得因缓缴社会保险费,影响职工个人权益。缓缴期限内,职工申领养老保险待遇、办理关系转移等业务的,企业应为其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因此如果存在职工退休申领养老保险待遇情形,企业应及时为职工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
(十)我们企业已经申请并被批准缓缴了今年应缴的社会保险费,但目前依然生产经营困难,准备注销,请问缓缴的费款什么时候缴纳?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31号),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出现注销等情形,应在注销前缴纳缓缴的费款。
具体规定以本地实施办法为准。
社保公司可以缓交几个月
可缓交六个月。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用人单位,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
1、因不可抗力,造成生产经营困难,无力支付职工最低工资连续6个月以上的;
2、因不可抗力,造成无法正常生产经营6个月以上,职工仅发生活费的;
3、其它因法定事由可以缓缴的情况。
缓缴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原则上应在缓缴期满后的一个月内补缴到位;缓缴的养老保险费,原则上应在缓缴期满后的一个月内开始补缴,可一次性补缴到位,也可选择按月分期补缴的方式,每月补缴不低于一个月度的缓缴费款,最迟应于2023年6月底前全部补缴到位。缓缴实施期限方面,扩围的17个行业所属困难企业。
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12月,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到2023年4月。原明确的5个特困行业中已成功申请缓缴的用人单位,养老保险缓缴期限系统将自动顺延至2022年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12月,期间免收滞纳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一百三十五条 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时,应当遵循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审批、备案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前款规定制定。
公司申请社保缓缴,但人员离职了怎么办
公司申请了社保缓缴员工离职,社保可以转出。待原单位恢复缴费后,如果离职员工尚有应缴未缴的社保费,单位需为其补缴。对于职工来说,参保职工出现离职、申请办理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办理关系转移等情形的,参保单位应为其补齐缓缴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实施缓缴期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标准不变,不影响参保职工享受当期职工医保待遇,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
职工在参保单位缓缴期间办理退费、退休、转外省等业务,须由参保单位一次性足额缴纳该职工对应缓缴的医疗保险费后,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或办理转移手续。对于企业来说,所有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以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应缴纳部分。参保单位依法注销的,应在注销前足额缴纳缓缴的费款,再按照相关注销流程办理。
社保缓缴仅针对于企业,个人要正常足额缴纳。
无论是人社部官方还是医保局发的文件中都明确提到,此次政策是缓缴社保、医保费用,而不是不缴,其中人社部的文件中明确提到“要依法履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义务“:
再来看医保局的文件,也明确提到了“应依法履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缴费的义务“:
通俗解释,社保缓缴是针对于企业部分,个人还是要正常足额缴纳。
二、社保缓缴期间不影响职工个人权益。
在人社部与医保的官方解读中都明确提到了:按照缓缴政策规定,在企业社保缓缴期间,不影响职工个人权益。
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在企业享受缓缴政策期间的个人待遇享受问题。
三、如果在企业社保缓缴期间,员工离职应该怎么办?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企业在缓缴期间,员工离职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不用缴纳了?
不是!如果在缓缴的时间期限中,出现员工被辞退或主动离职的企业减员事件,社保还是由您的公司来缴纳,缴纳到您离职的月份。
缓缴只是金额缴纳的延长,大家可以可以理解为社保台账不受这个缓缴政策的影响的,政策只是给了企业一个资金缓冲的时间。社保台账还是每月固定生成的,什么时候劳动关系结束,什么时候公司缴纳。
在医保局的通知中也明确了这一点,在通知中明确提到:
参保人出现离职、申请办理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办理关系转移等情形的,企业应为其补齐缓缴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企业出现注销等情形的,应在注销前缴纳缓缴的缴费。
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四、企业应在多长时间内补齐缓缴的费款?如果不按期补缴,有什么后果?
出台缓缴政策是为了缓解企业当期的资金压力,是有期限的,缓缴期满后企业应及时足额补缴费款,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按照缓缴政策规定,企业原则上应在申请的缓缴期满后的一个月内补缴缓缴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缓缴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最迟于2022年底前补缴到位。
1.缓缴,不等于不缴。只是时限放宽,以期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压力;
2.本次社保缓缴政策针对的是企业应承担的部分,员工个人缴费义务仍需由企业代扣代缴;
3.员工个人缴费需足额按月缴纳,以确保连续参保,个人权益连续记录;
4.缓缴期间,不影响参保员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和个人权益的享受;
5.缓缴期间员工离职,退休、办理关系转移等情况,可以实行‘申(转)一补一’,公司为其补齐缓缴费用后,再办理减员手续;
6.公司出现注销等情形的,需在注销前补齐缓缴的费用,再办理相关手续;
7.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但公司到期未补缴,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缓缴社保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