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关于中国这个最新的行政区划 到底实行否?)

没有这件事,截至到2019年12月28号:中国的行政区划情况如下: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2019...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探索是真的吗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探索是真的吗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关于中国这个最新的行政区划 到底实行否?)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

没有这件事,截至到2019年12月28号:中国的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2019年12月)。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2019年12月)。

县级行政区:964个市辖区、383个县级市、1328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 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6个县级区划。(2019年12月)。

乡级行政区:8414个街道、21296个镇、9108个乡、981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9945个乡级区划。(2019年12月)。

扩展资料: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①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②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例如,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也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关于中国这个最新的行政区划 到底实行否?

中国最新行政区划调整,设50个省级行政区

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几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4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少数地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派生出第5级管理层-区公所。如此繁多复杂的行政管理层次,居世界之最。这种区划费人费时,缺乏透明,不利沟通,影响效率,因此,对此加以简化,已是势在必行。事实上,福建、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已经开始了试点式改革,让县直接接受省的领导,从而逐渐取消地级管理层,据说,效果良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日前在香港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思路可能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而增设直辖市一事只是理论研究与探讨,近期可能性不太大,并未到操作层面。 报道说,中国行政区划改革规划今年将正式激活,未来两年,民政部等有关部委将对此进行专题调研,改革方案料于2005年完成。此项改革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无异于对中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动一场大手术。新规划将决定中国未来数十年的行政区域布局,是关乎中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 戴均良指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要求,应该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相配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进行。总体思路可能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其中,创新市制是重点,主要内容应包括:通过增设直辖市逐步划小省份;通过市县脱钩、改革市管县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次;通过增设县级市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承接大部分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并调动地方发展和竞争的积极性,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撤并乡镇是行政区划改革重要举措之一。民政部自1999年起推动撤并乡镇工作,目前已有25个省完成,共撤并乡镇7196个。今年还有6个省、自治区实施这项改革,撤并比例在15%左右。另外,另有部分省市小规模撤并工作今年也将进行,全国撤并乡镇工作预计今年基本完成。接下来,中国还将对规模过小的市、市辖区、县进行适当调整。目前全国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辖区有720个,其中10万人以下的有314个,除少数边疆地区的市、市辖区、县不做变动外,其它地区符合撤并要求的行政区域都应推进这项改革。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四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而西部少数边远山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设有县的派出机构———区公所,东中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则在乡镇与村之间设管理区或办事处,形成了五级管理层。管理层次之多,居世界之首。戴均良指出,有些省已经具备了直接领导县的条件,地级管理层可以逐步撤销。目前福建、江苏、浙江以及湖北等省已经激活了试点改革,探索性地赋予县以地级市的管理职能,收到良好效果。分省、缩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戴均良认为,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好处。从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中国设50个左右省级政区比较合理。戴均良同时强调,缩省虽然有必要,但一定要等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可以进行。从中国目前国情出发,重新进行大规模分省不现实,既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政管理成本。另外,面对升格直辖市的诱惑,内地很多经济发达城市均跃跃欲试。深圳、大连、青岛等市将被升格为直辖市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已久,近来呼声渐高。戴均良指出,经济指针并非唯一条件,增设直辖市应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区域布局要合理,新直辖市应该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有足够发展空间。应与原有直辖市有一定距离,否则浪费资源、增加内耗,抵消和减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二是人口不宜少于200万人,否则难以形成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这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三是应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这也是保障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这三个条件全部具备才能设立直辖市。此外,如因政治、经济或军事的某种特殊需要,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城市也有可能升为直辖市。戴均良指出,中国现行行政区划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调整幅度、减少层次、增强活力。而增设直辖市无疑是划小省份、减少层次的最佳模式。据有关统计,从总体上看直辖市的发展速度不仅快于省辖市,而且也大大快于省。如直辖市的GDP是省的平均数的3倍以上。然而,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第三的大国,一级政区的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明显偏少。如果中国一级政区目标定位在50个左右,那么在现有基础上就可再设16个省级政区。从区域经济中心布局考虑,最少的方案也要增加4个直辖市,即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各设一个直辖市。戴均良说,增设直辖市可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方案,即整体规划全国省级政区布局和直辖市布局,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条件好的副省级市可先行一步。同时,从划小省区的战略需要出发,在地广人稀的西中地区也可培育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以外的特大城市。

5年内实行

中国将要重新划分行省区域吗

你大概是看的这篇文章吧?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有4个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少数地区在县与乡镇之间还派生出第5级管理层-区公所。如此繁多复杂的行政管理层次,居世界之最。这种区划费人费时,缺乏透明,不利沟通,影响效率,因此,对此加以简化,已是势在必行。事实上,福建、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已经开始了试点式改革,让县直接接受省的领导,从而逐渐取消地级管理层,据说,效果良好。

在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多分为两到3层。中央政府一般希望控制的层次越少越好,中央的政令由此可以直达基层。秦代时就只设了郡、县两级。但到了清代,版图扩大,两级管理不能奏效,管理级层升到3级,即省、府(州)、县。 

1949年以后,中国实行的是省-地区-县-乡镇“虚四级制”,其中地区是虚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一级政府。因此,有省长、县长,却没有“地区长”。省和县都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地区却不行。 

今年年内将启动的行政区划改革按照戴均良司长的总结将是沿着“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的原则来进行。

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是“撤并乡镇”。这项改革的试点也已于1999年开始,目前,按照中国民政部的统计,全国25个省已经完成试点,即撤并乡镇一共7196个。接下来,中国还将对规模过小的市、市辖区和县进行调整。除少数边疆地区的市、市辖区和县不做变动外,其它地区都应推进这项改革。 

改革行政区划的另一重点是“创新市制”,包括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增设直辖市逐步划小省份;通过市县脱钩、改革市管县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次。 

戴均良认为,从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设置50个左右的省级行政区比较合理。从目前中国的国情看,重新进行大规模的分省不现实。它将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也会带来过大的行政管理成本。 

如果中国省级政区目标定位在50个左右,那么就是说在现有基础上再增设16个。一般认为,最少的方案也要增加4个直辖市,即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按照中国“财经网”透露的消息,新增直辖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同现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第二,人口不能少于200万。第三,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

1、北京都:现辖区域不变。

2、渤海省:由现天津市、现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组成,省会天津。

3、辽东省:由现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宽甸、桓仁、岫岩组成,省会大连。

4、辽宁省:由现辽宁除上述余下地区,合现内蒙赤峰市、哲里木盟组成,省会沈阳。

5、吉林省:由现吉林合现内蒙兴安盟组成,省会长春。

6、黑龙江省:由现黑龙江合现内蒙呼伦贝尔盟组成,省会哈尔滨。

7、雁云省:由现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现河北省张家口市、涞源组成,省会大同。

8、平原省:由现河北省邯郸市、刑台市、现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 现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组成,省会安阳。

9。内蒙古自治区:由现内蒙古自治区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地区组成,首府呼和浩特。

10。山西省:由现山西除上述地区外的地区组成,省会太原。

11。河北省:由现河北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石家庄。

12、胶东省:由现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组成,省会青岛。

13、淮海省:由现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滨海、响水、灌南、宿迁市、现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现河南省商丘市、现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荷泽市组成,省会徐州。

14、山东省:由现山东除上述地区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济南。

15、上海都:包括现上海、现江苏昆山、太仓,现浙江嘉兴、宁波、舟山等地。

16、浙江省:由杭州市、桐庐、建德、淳安、湖州市、绍兴市、现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现江西婺源组成,省会杭州。

17、浙南省(东瓯省或雁荡省)――由现浙江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组成,省会温州。

18、江苏省:由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组成。省会江阴(靖江)。

19、扬子江省:由现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现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巢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组成,省会南京。

20、淮河省:由现安徽省六安市、阜阳市、现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地区组成,省会阜阳。

21、河南省:由现河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郑州。  22、襄(阳)荆(州)省(或淅川省):由现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荆门市、荆州市、枝城组成,省会荆门。

23、三峡省:由现重庆市、现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组成,省会重庆。

24、湖北省:由现湖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武汉。

25、黔中省:由现湖南湘西州、怀化市、现贵州省铜仁地区、黔东南州组成,省会怀化。 I

26、岭南省:由现湖南省衡阳市、郴州市、现广东省韶关市、连县、连山、阳山、现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组成,省会井冈山。

27、岭西省:由现广西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地区、现湖南省永州市组成,省会桂林。

27、湖南省:由现湖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长沙。

28、江西省:由现江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南昌。

29、厦汕省:由现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组成,省会厦门。

30、福建省:由现福建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福州。

31、香港都:由香港、澳门、现广东省珠海市组成。

32、广南省:由现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现广西防城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组成,省会玉林。

33、广东省:由现广东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广州。

34、广西自治区:由现广西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贵州兴义州、云南文山州组成,首府南宁。

35、海南省:现海南省不变,省会海口。

36、秦巴省:由现四川省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广元市、现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组成,省会巴中。

37、金沙江省:由现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九龙县、稻城县、乡城县、现云南省东川区、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永仁、元谋、组成,省会攀枝花。

38、南诏省(大理省):由现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德宏州、怒江州组成,省会保山。

39、贵州省:由现贵州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贵阳。

40、四川省:由现四川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成都。

41、云南省:由现云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昆明。

42、陕西省:由现陕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组成,省会西安。

43、甘肃省:由现甘肃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内蒙额济纳旗组成,省会兰州。

44、青海省:不变。

45、宁夏自治区:不变。

46、西藏自治区:不变。

47、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吐鲁番市、昌吉州、伊犁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组成,首府乌鲁木齐。

48、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巴音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咯什地区、克孜州组成,首府咯什。

49、台湾省:不变。

行政区划改革:中国增至50个省级政区----是真的吗?

估计是假的

比如

广南省:由现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现广西防城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组成,省会玉林。

广东省:由现广东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广州

厦汕省:由现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组成,省会厦门。

福建省:由现福建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福州

看看改革后的福建,和所谓的厦汕省。两个省预计的收入差距这么大,社会矛盾一定不小。还有改革后的广东省。基本上经济重要体都包括了。那广南省还发展什么啊。

这和共同富裕的宗旨不同,这不是纯粹挑起民怨吗。

还有所谓改革的小道消息,很久以前就有了,什么深圳要改直辖市啊之类,可信度不高

“中国50省级政区规划出台--------中国省份即将重新划分” 是真的吗?

假的!

新闻背景

2004年5月10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正式辟谣,表示“近日有关媒体引用他的话所做的‘中国将设50个省级政区’的报道,纯属断章取义,严重失实”。此时,这条言之凿凿的消息已通过部分媒体和网络流传甚广,并有所谓新“行政区地图”出现。

戴均良解释说,2003年年底以来,媒体关于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报道较多。为澄清事实,他接受了香港《文汇报》记者的采访,就有关行政区划问题谈了一些个人看法。这个采访是2004年1月在北京进行的,于2004年3月底刊发在香港《文汇报》上。其中关于划小省份的两段原文是:“分省、缩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戴均良认为,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于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有好处。从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中国设50个左右省级政区比较合理。”

“戴均良同时强调,缩省虽然有必要,但一定要等到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可以进行。从中国目前国情出发,重新进行大规模分省不现实,既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政管理成本。他估计,近几年这方面没有大动作。”

戴均良说,上述报道是他的个人看法,不代表官方意图,他同时认为香港《文汇报》的报道是客观的。

中国省份重划是真的么?

我个人觉得不可能,

但是,有人提过方案,楼主参考下: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详细方案

一、调整北京直辖市(首都)——将天津市、廊坊市区、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并入北京市。同时调整周边行政区:

1、设立兴安省————由齐齐哈尔市、黑 河 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安达市、明水县、青冈县、海伦市、呼伦贝尔市、兴 安 盟、扎鲁特旗、白城市合并组成。省会齐齐哈尔市。

2、调小黑龙江省———以现辖区为主(不含齐齐哈尔市、黑 河 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安达市、明水县、青冈县、海伦市)。省会哈尔滨市。

3、

国家改省50个省的作用

这是一些人士提出的设想和方案,这些设想和方案本身不能说是谣言。但是,国家目前还没有计划将这些设想和方案提上议事日程,更不可能付诸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并不随意的事情,牵涉的方面相当广,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制订一套成熟的方案才能进行。而且,省级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审议,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迄今为止没有听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接到这方面的提案,说“马上会重新规划变成50个省份”恐怕就具有谣言的成份了。

50省”谣言从何而来

2004年5月10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辟谣,表示“近日有关媒体引用他的话所做的‘中国将设50个省级政区’的报道,纯属断章取义,严重失实”。此时,这条言之凿凿的消息已通过部分媒体和网络流传甚广,并有所谓新“行政区地图”出现。香港《文汇报》最先客观报道

有关此报道最初的由来,戴均良解释说,去年年底以来,媒体关于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报道较多,关于深圳将升格为直辖市的传闻也一直不断,多家香港媒体希望采访民政部的主管官员。为澄清事实,他接受了香港《文汇报》记者的采访,就有关行政区划问题谈了一些个人看法。

其中关于划小省份的两段原文是:“分省、缩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戴均良认为,省的规模过大,既不利于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也没有好处。从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考虑,中国设50个左右省级政区比较合理。”

“戴均良同时强调,缩省虽然有必要,但一定要等到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才可以进行。从中国目前国情出发,重新进行大规模分省不现实,既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政管理成本。”一些媒体“添油加醋”

记者查阅了香港《文汇报》,发现该报当时曾连续刊发了六篇有关“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系列报道,其中包括撤并乡镇、地市改革、设立直辖市等多方面内容,而“缩省”只是这六篇报道其中一篇的一部分;这篇文章共3000余字,涉及“缩省”的只有包括上述两段文字在内的400余字。

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很大反响,随后某新闻社将香港《文汇报》报道有关行政区划改革及“缩省”的内容予以转发。香港《文汇报》报道重点是“行政区划改革”,“缩省”只占一小部分,而该社转发稿重点则落在“中国设50个省级行政区较为适宜”上;在具体表述方面,该社使用了香港《文汇报》有关“缩省”那400多字原文,而占该报篇幅90%以上的“行政区划改革”其他内容及实施背景则被缩编为很短的几段文字。

该社的这篇转发稿很快又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关注。从4月1日开始,国内多家媒体对此消息进行了转载,到了4月7日南方某媒体的报道中消息来源已经成了“戴均良日前在香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而且原来400字的“缩省”内容已经被“发酵”成了5000余字的两个版内容;在香港《文汇报》原文中尚是改革思路的“缩省”内容已经被这家媒体描绘成了“将在2005年实行的改革重点措施之一”。“新地图”把辽宁一分为二

4月中旬,有关“设立50个省级行政区”的新闻逐渐退出了公众视线,然而就在这时,几家著名的网站和BBS上开始有网友贴出“中国新的行政区划地图”;这些地图与我们熟悉的中国地图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全国疆域“真的”被分成了50个省级行政区,有的甚至还列出了如何“缩省”的具体内容。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关于中国这个最新的行政区划 到底实行否?)

好了,今天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探索是真的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探索是真的吗”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