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呢(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
导读:休产假是没有绩效工资的。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
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呢
导读:休产假是没有绩效工资的。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一、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呢
休产假是没有绩效工资的。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
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
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其实可以休假15天;
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产假有没有工资
在休产假的过程中,工资将会照常发放给员工。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在女职工分娩期间,产假期间的工资(即固定的基础薪资,其中并不包括奖金以及其他形式的红利补贴)会预先发放。等到生育津贴正式申请并成功到账时,可对已经发放的工资与生育津贴进行仔细比对。倘若前者低于后者,那么公司便将差额部分以现金方式一次性补充;反之,若已发放工资超过了生育津贴所应得到的金额,则无需再对差额部分进行扣除。
2.第二种处理办法是,首先根据相关规定计算出员工其实可以申请领取的生育津贴,然后由公司财务部门提前垫付并发放。直到生育津贴的申领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所需支付的生育津贴部分便其实可以使用生育保险基金来偿还之前的借款。在此过程中,还需将产假期间的工资与其对照。如有出现差额状况,公司将负责将剩余差额予以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其实我们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孕妇在孕期七个月及以上(以28周为例),若其所从事的工作允许且经过个人申请以及单位批准,其实可以享有长达两个半月的产前假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长期患病请假的女性员工而言,她们并不具备享受产前假的资格。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期仅能按照预产期在产假之前进行安排。此外,在女性员工申请产前假期期间,其工资将按照其正常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放。
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其实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相关的法律规定。产假是没有绩效工资的,有相当于工资的生育津贴。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能够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其实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产假有没有绩效工资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其实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其实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