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兼职入职法律的一些规定是什么)
导读:依据我国《劳动法》,兼职员工需注意:非全日制用工可通过口头协议,可与多家企业签约,但新合同不得影响先前合同执行。每周工作不超24小时,每天不超4小时,无试...
兼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导读:依据我国《劳动法》,兼职员工需注意:非全日制用工可通过口头协议,可与多家企业签约,但新合同不得影响先前合同执行。每周工作不超24小时,每天不超4小时,无试用期,报酬周期不超15天。双方均可随时终止协议,无需支付赔偿金。小时薪酬须符合地区最低标准,报酬周期不超15天。公务员等特定人群兼职受限。涉及机密、重要事务或有利害关系时,兼职需谨慎。违反劳动合同或公司规定从事兼职者,需承担相应责任。一、兼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依据我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定,针对兼职员工事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点事项:
首先,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双方当事人完全可通过口头达成共识。换句话说,非全日制员工其实可以与一家或者多家企业签订工作合同,但是新签订的劳动合同时必须尊重并且保证先前签订的劳动合同能够顺利执行。
其次,关于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的日常工作安排,他们每周累计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而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则不得超过四小时。同时,他们无法享受试用期的权益,而且劳动报酬的理赔周期最晚不得超过15天。
第三,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雇佣双方均不得约定试用期限。
另外,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任何一方均有权利在需要之时,随时通知另一方终止当前的合作协议。对于相应的终止情况,用人单位并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
最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小时薪酬标准要严格遵守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制定的最低小时工资规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理赔周期同样规定不得超过15天。
然而,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形之一,将被视为非法兼职行为:首先,国家公务人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审计委员会成员、总经理等职位,因此原则上来说,他们应尽可能避免从事兼职工作。其次,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等人也不得从事与其所供职公司相同性质的业务,或者进行任何可能威胁到公司利益的活动。如果发生类似情况并获得利益,这些收益应完全归属公司管理层所有。
再次,如果承担的工作涉及国家机密信息,那么从事兼职活动可能导致国家机密的泄漏;
此外,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或者本单位重要事务的人,在此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恐怕会影响到整个国家计划及单位任务的实施;
再者,若与兼职单位存在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干预其公允态度行事的情形,也应对此引发的兼职问题引起慎重关注。最后,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或者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特别强调禁止从事兼职工作,那么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这一禁令,杜绝兼职行为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其实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其实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其实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二、兼职的收入要交税吗
在兼职过程中,同样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兼职这种类型的劳务活动而言,当其所获得的单次收益未超出八百元的范围时,无需缴纳税款;然而,若其单次收益超出了八百元,但是没有超过四千元的话,则需在扣除八百元的费用后,将剩余金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当其单次收益超过四千元时,其实我们应当先从总收益中减去百分之二十的费用,
然后计算得出的余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兼职入职法律的一些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规定: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的,其实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兼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一些刚就业的人月工资并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就必须要寻找一些兼职进行生活补贴,兼职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很普遍的行为,通过兼职获取一定的资金,但是有时兼职的利益会受到一些损害,关于兼职入职法律的一些规定律图小编在下文中为大家列举。
一、兼职入职法律的一些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的,其实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话,这些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来的。这也是你对你的权益的一种保证!兼职也应尽量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以法定方式确定劳动关系。如果因无合同而被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奖金的情况,最好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通过劳动仲裁,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以及具体的待遇问题。
二、兼职的定义
兼职:区别于全职,是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兼职者除了其实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其实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如果只做一种工作则叫专职。在西方国家指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专家、学者、实业家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业。兼职制度无论对个人、社会都有益。
三、兼职的社会背景
中国一般不实行兼职的政策 ,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允许职工在完成8小时工作任务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允许教师、科技人员、律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并取得相应的报酬。此外,中国还有些兼职是不宜领取报酬的。如行政人员兼教学,教师兼行政职务等。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是不允许人们从事本职工作以外的、有报酬的第二职业的。那时从事兼职被看作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务正业”是“种资本主义的自留地”。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国家,从事兼职才是合法的。
兼职是相对于全职来说的一种概念,很多人没有全职工作时进行的工作就其实可以看作是全职,兼职的利益相对于正式员工来说比较容易受到损害,兼职入职法律的一些规定其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兼职的一些性质以及什么时候其实可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在进行兼职时才不会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