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2019工资纳税标准(2019年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假设该员工有子...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2019工资纳税标准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2019工资纳税标准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2019工资纳税标准(2019年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2019年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该员工有子女教育每月扣除 1000 元;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 1000 元;父母健在,且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 2000 元。五险一金每月缴纳 3000 元。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每月 200 元。

1、2019 年 1 月工资 15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累计减除费用)-3000(累计专项扣除)-4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2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800 元

应纳税额=2800*3%=84 元

2、2019 年 2 月工资 45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60000(累计收入)-10000(累计减除费用)-6000(累计专项扣除)-8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4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5600 元

应纳税额=35600*3%=1068-84(已预缴预扣税额)=984 元

3、2019 年 3 月工资 15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75000(累计收入)-15000(累计基本减除费用)-9000(累计专项扣除)-12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6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8400 元

应纳税额=38400*10%-2520-1068(已预缴预扣税额)=252 元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百度百科_个人所得税

工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最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五千元,也就是说每月工资在五千元以下的,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超过五千元不超过八千元的,税率为3%;工资在八千元到一万七千元之间的,税率为10%,也就是说工资越高,缴纳的税费也越高。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

个税税率为: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税率为0%;在5000-8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0%;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税率为45%。

因2019年1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实施,劳动者都非常关心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除的。那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介绍了个人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

具体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工资交税标准是多少?

一、正面回答

工资交税标准:

1、一年的收入超过6万元时,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月收入超过5000元;

2、当我们的月收入不足5000元时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是超过部分就要扣除;

3、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该缴纳的税款=(月收入-5000)×税率。当我们每个月的工资超过5000后,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没有超过5000,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分析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指上交给国家个人所得税的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但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税的处理方式根据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包括有不同的项目,不同项目在账务上的处理方法也都不一样。

三、个人所得税退税几天到账

按照目前的规定,汇算清缴退税的时间为从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到账,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三十个工作日。个税退税退给私个人的,不是退给公司。为方便纳税人获取退税,纳税人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在网上税务局提供便捷退税功能,纳税人可以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通过简易申报表办理年度汇算退税。

成都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衍生问题:

个人所得税申报注意事项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申报注意事项:

1、提前进行网上申报。2019年个税实施新政策后,个税的缴税义务人,一定要按照税务局的要求和通知,及时到网上或手机上进行税务扣减申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应尽义务,因为只有及时申报了,你才能享受到扣减的福利。

2、大病医疗费扣减有金额限制。个税的扣减中有一项是针对大病医疗费扣减的,这一项要注意,扣减的单人金额不超过8万元,夫妻二人一起不超过16万元,在这个范围内按照实际的花费进行扣除。未成年子女的医疗费可以选择一方父母进行个税扣除。

3、赡养老人扣减有上限。个税扣减中,有一项赡养老人的扣减项,这一项无论你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最高扣减额不超过2000元。

提供扣减信息要真实。个税申报人在进行个税申报时,一定要秉持真实的原则,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

4、租房和房贷扣减不能同时享受。在个税的扣减项中有关于首套房的贷款扣除和租房扣除项,这两项是排斥的,只要享受了一项,就不能享受第二项。

5、赡养老人扣减只针对有血缘的老人。个税扣减的赡养老人项目中,只能扣减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没有血缘关系的就不行,比如丈夫的岳父母、妻子的公婆就不在他们自己的扣减序列中。

6、子女教育支出有特别的规定。一是在孩子在年满3岁至上小学前,无论你是否进入学校上学,都可以享受扣除,在上小学后到本科教育时,就只有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才能享受扣除。

2019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正面回答

1、工资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在5001元-8000元的,税率3%;

3、工资在8001元-17000元的,税率10%;

4、工资在17001元-30000元的,税率20%;

5、工资在30001元-40000元的,税率25%;

6、工资在40001元-60000元的,税率30%;

7、工资在60001元-85000元的,税率35%;

8、85000以上,税率45%。

二、分析详情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在缴纳个税时,用每月的工资所得先减去三险一金,再减去起征额度,再乘以相应的税率,就得到应缴的税款。

三、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2019年个税起征点是多少

五千元。从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三千五百元调整到五千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先扣除部分附加项,包括每月一千元的子女教育、每年三千六百元的继续教育、每月一千元的住房贷款信息、每月一千元指两千元不等的赡养老人费用等。

一、个税起征点标准依据

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支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测算:2004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024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7182元,按人均负担率1.91计算,城镇职工年人均负担家庭消费支出为13718元,每月为1143元,具体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开支。

税收政策效应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始终按照"量能负担"的原则,所得多者多缴税,所得少者少缴税,体现国家调节社会分配的政策精神。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00个城市、5.5万户的家计收入统计调查,2004年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42元、6024元,8166元、11051元和20102元,这些家庭就业者人均工薪收入分别为每月441元、729元、988元、1337元和2432元。

财政承受能力

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六四"开分享比例。根据2004年数据测算,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500元将减少财政收入200多亿元。中国各地区财政状况不均衡,东部地区财政实力强,中西部地区财政实力弱,因此,调整扣除标准还要兼顾各地区的财政承受能力。

二、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三、个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

个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

4、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2660。

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4410。

6、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7160。

7、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部分的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516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中国工资纳税标准是多少

法律主观:

其实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说的话每年需要上缴的税收的话也是非常高的,当然国家对于税收这方面的话也是有一定的减免,特别是那些办公在园区的一些企业,国家指定有一定的税收减免。一、个人工资上税标准《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税税率标准如下: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上述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上述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二、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在税收方面有什么区别?有限责任公司要缴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要缴个人所得税.两种企业都需要缴纳增值税.有限责任公司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年终的利润分红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在税收政策最主要的区别的是:所得税的征收法律依据不同。合伙企业所得税缴纳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征收,适用税率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5%-35%,有限公司所得税缴纳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税率25%。目前,按现行的税收政策还是办合伙企业税要少一些,(一)有限责任公司年终要缴纳缴纳20%或25%的企业所得税,假设税后利润全部分红,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年利润的36%或40%被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收去,注:36%=20%+(1-20%)*20%,40%=25%+(1-25%)*20%。(二)合伙企业是按个体工商业户进行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的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是35%。三、合伙企业如何缴纳个人的所得税(一)纳税额确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二)税率: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三)申报机关:投资者应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者从合伙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由合伙企业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并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抄送投资者。如果员工根据上述的工资扣税标准的计算方式发现自己所在公司存在借此理由恶意扣员工工资的情况应当及时寻求法律的救济以维护权利。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的?

你好,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5000)×3%—0=9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换算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 税率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2019工资纳税标准(2019年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好了,今天关于“2019工资纳税标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2019工资纳税标准”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