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是否享受一补是指:是否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是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是否享受一补是指:是否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是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之举,也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
扩展资料:
补助标准:
1、 免费教科书:每生每期按实际书款减免;
2、 免杂费:小学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
3、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2011年秋季开始标准已调整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
界定标准: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百度百科-两免一补
百度百科-农村义务教育
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指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学校根据教育、财政部门分解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名额及金额,参照贫困寄宿生档案库情况将名额分解到年级和班级,由班主任宣读补助政策,组织科任教师、宿舍管理员和学生评议。
确定补助对象,然后发放《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表》(下称《申请表》)。学生领取、填写《申请表》后,到户籍所在地(村、乡委会)开具贫困相关证明材料。
寄宿生生活补助申报及发放程序:
1、财政部门将上级分解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通知教育部门。市级财政部门将市本级寄宿生补助资金直接划拨到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用账户;县(市、区)财政部门将寄宿生补助资金留存待发。
2、学校建立健全在校寄宿制学生贫困档案库,及时更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变动信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
是否享受一补什么意思
是否享受一补是指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具体如下:
1、三免一补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项政策,三免是指免课本费、免杂费、免文具费。一补是指对小学半寄宿制学生和初中困难学生生活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
1、免费教科书:每生每期按实际书款减免;
2、免杂费:小学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
3、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2011年秋季开始标准已调整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 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是否享受一补怎么填
法律分析:“一补”指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是”或者“否”。
“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
“两免一补”对象的界定标准为:
1. 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 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 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 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 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
6. 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 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学生;
8. 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一条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第十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
第三十八条 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好了,今天关于“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