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抗诉期限6个月还是2年(驳回再审后几个月申请抗诉)

抗诉期限是三个月民事抗诉期限并不是由2年改为6个月,而是3个月,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并按照规定的情况来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具体情况...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关于检察院抗诉期限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抗诉期限6个月还是2年(驳回再审后几个月申请抗诉)

抗诉期限6个月还是2年

抗诉期限是三个月

民事抗诉期限并不是由2年改为6个月,而是3个月,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并按照规定的情况来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的涉案事实后果而定。

一、民事抗诉期限2年改为6个月了吗?

民事抗诉期限不是由2年改为6个月,而是3个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9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根据这一条款,在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再审过一次之后,当事人唯一的程序权利就是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检察院在接到当事人申请后,立案审查,审查期间为3个月。

二、抗诉的条件

由有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提出,只有出现法定情况,人民检察院才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能提出抗诉。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对于抗诉的具体情况,是需要由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提出后认定的,因为根据司法职能,检察机关有权对法律适用错误的案件进行抗诉处理,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合法的认定

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多久

1、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通常为两个月。

2、存在如下特殊情形的,可以延长到四个月:

(1)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

(2)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3)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4)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5)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6)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驳回再审后几个月申请抗诉

驳回再审后三个月内申请抗诉。

驳回再审后,当事人可以立即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该抗诉期无期限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院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因此,当事人可以在驳回再审后的任何时间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但是人民检察院必须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向检察院抗诉程序如下:

1、立案审查,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法院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3个月内审查终结。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原判决、裁定是否符合法定的抗诉条件,审查的主要方式是就原审案卷进行审查,非确有必要时,不进行调查;

2、决定提出抗诉,经过审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作出抗诉、不抗诉、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的决定;

3、制作抗诉书,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决定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4、派员出席法庭,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综上所述,再审被驳回向检察院抗诉期限: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因逾期申请再审而被法院驳回后,当事人能否转而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在刑事案件方面,当事人不仅可以在与其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后而且可以径行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检察院民事抗诉最新规定时效

法律分析:有三个月的时效性,现在是2019年4月3日,已经超过时间,抗诉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案件抗诉有时间限制吗

法律分析:1、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第一审判决的抗诉期限为十日。2、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3、上诉和抗诉的期限的计算,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抗诉有时效限制吗

抗诉分为依上诉程序和依审判监督程序两种提出方式。不服判决的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抗诉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抗诉期限由10日改为3日。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可在抗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一、抗诉有没有时效规定

(一)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不服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有时效的限制:

1、不服判决的抗诉的期限为十日;

2、不服裁定的抗诉的期限为五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二、人证是否证明诉讼时效

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次,就该问题而言,如果证人能够证明所涉及案件符合延长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那么法院在确认后会允许。根据《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

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同时,提问者必须清楚一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规定,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三、确认事实有时效吗

确认之诉是没有时效限制的。

确认之诉是指:

(一)民事诉讼中诉的一种。

当事人要求法院认定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诉讼。当事人之间因为某种法律关系是否已经成立、现在是否存在产生争议,可以诉诸法院予以确认。

凡是原告要求法院肯定与被告之间存在一定的法律关系的,称为肯定的或积极的确认之诉;凡是原告要求法院否定与被告之间存在一定的法律关系,称为否定的或消极的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在于是否存在某种法律关系;诉讼理由是是否具有某种法律关系成立的事实和条件。特点是诉讼本身是要认定某种法律关系是否存在,而不确认具体的权利义务。它有时是给付之诉的前提和基础。

(二)确认某种行政关系存在和确认某种行政决定是不是无效的行政诉讼。

在行政诉讼中地位不太重要,但仍不失为一种独立的行政诉讼形式。法院在确认行政行为效力时,是确认其无效或完全无效,而不是部分无效或效力不足,后者属于否认之诉的内容。

法院确认的结果只对当事人双方有效,有时也对该诉讼的第三人有效。起诉人不能因为法院的确认判决产生对行政机关的某种权利。提起此种诉讼不需要适用行政救济穷尽原则。

但如果在否认之诉、实施之诉、完成之诉中也可得到或业已得到确认效果,则行政法院可拒绝接受当事人提起的确认之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第二百三十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检察院抗诉最新规定的时效是几个月

对于人民法院不正确的判决,除了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出抗诉。不同情况下的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时效不同。根据刑法,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和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一、检察院的原则:

1、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 ;

2、上级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原则 ;

3、依法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原则 ;

4、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5、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7、依靠群众原则;

8、检务公开原则;

9、加强内部制约,规范业务工作。

二、检查院的职能:

1、刑事检察: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履行审查批捕、提起公诉、监督公安、法院和监狱等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就是检察机关履行的刑事检察职能;

2、民事检察:检察机关通过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对民事案件的受理、审理、裁判和执行程序进行全程监督,监督人民法院的裁判结果是否公正、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就是检察机关履行的民事检察职能;

3、行政检察:人民检察院通过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监督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和执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4、公益诉讼检察:当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公共利益,在遭到侵害时没有人提起诉讼或者有关机关怠于履职,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就是检察机关履行的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三十一条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民事抗诉期限6个月还是2年

民事抗诉期限是6个月。

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服,可以在六个月内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抗诉。如果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或再审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人民检察院需在三个月内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并决定是否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当事人在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后,不得再次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民事抗诉的条件:

1、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有错误的;

3、在审理过程中有违法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综上所述,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服,可以在六个月内申请再审,同时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抗诉。如果再审申请被驳回或逾期未裁定,或再审判决存在明显错误,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人民检察院需在三个月内审查申请,并决定是否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当事人在检察院作出决定后,不得再次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民事抗诉有时效限制吗

有。民事案件抗诉没有时间限制。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不受时间的限制。但是法律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有。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一种诉讼行为。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在中国,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由有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提出,只有出现法定情况,人民检察院才能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同级人民法院再审时,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抗诉期限6个月还是2年(驳回再审后几个月申请抗诉)

好了,今天关于“检察院抗诉期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检察院抗诉期限”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