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媳妇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吗,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媳妇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法律上没有规定儿媳妇对公婆有赡养的义务,但是在法定义务人赡养父母时,需要进行协助义务。同时,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
接下来,我将针对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的话题。
民法典媳妇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媳妇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法律上没有规定儿媳妇对公婆有赡养的义务,但是在法定义务人赡养父母时,需要进行协助义务。同时,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赡养人的配偶不是法定的赡养人。虽然法律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但协助的义务不是赡养义务,且此规定只适用于夫妇关系存续期间。若赡养人同其配偶解除婚姻关系,或者赡养人死亡,那么,配偶一方协助赡养的义务就自动解除了。但法律鼓励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赡养义务,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赡养费的计算:
1、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
2、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
3、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
4、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5、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综上所述,在我国法律中,没有公婆对儿媳的抚养义务,也无儿媳对公婆的赡养义务,并且在非特定条件下儿媳对公婆遗产也无继承权,声讨儿媳不赡养公婆不孝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吗,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主观:
我来告诉你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是无条件的吗这个问题吧:具体司法解释如下:1、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已婚妇女也有赡养其父母的义务和权利 2、一切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都应予以赡养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应根据父母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子女的负担能力,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赡养费用一般不低于子女本人或当地的普通生活水平,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可依据不同的经济条件,共同负担赡养费用经济条件较好的子女应当自觉、主动地承担较大的责任赡养人之间也可以就 履行赡养义务 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的同意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3、赡养人的义务具体还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二是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其收益归老年人所有三是赡养人不得以 放弃继承权 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 不履行赡养义务 ,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 老年人离婚 、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变化而消除 由此可见,赡养老年人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儿女养老的法律法规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儿女应当履行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同时,儿女也有权利要求父母提供赡养和扶助。若存在争议,可以诉诸法律解决。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规定,儿女应当履行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具体包括提供生活必需品、护理服务、精神慰藉等。同时,儿女有权利要求父母履行赡养和扶助义务。如果儿女无力赡养、扶助父母,可以申请政府社会救助。在实际生活中,儿女与父母之间可能存在赡养争议。此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向有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如果经过调解仍无法解决,可以诉诸法律途径。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儿女对于已经不能独立生活的父母,有赡养和扶助的义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儿女的赡养和扶助义务,但是并未规定具体的赡养标准和细节问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具体解决。
如果父母不履行赡养义务,儿女有什么权利途径?如果父母不履行赡养义务,儿女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起诉讼,要求强制其履行赡养义务。此外,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应规定,儿女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资产保全、行为保全等。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儿女的赡养和扶助义务,这是一种家庭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需要全社会共同落实。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协商解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 儿女应当履行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父母也有赡养和扶助自己的子女的义务。
个税附加扣除项标准赡养老人
个税中赡养老人费用扣2000。定义如下:
1、无论是赡养一个还是两个老人,都是按照每个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如果有多个赡养人的,则由每个赡养人均摊2000元的赡养额;
2、不同地区要求不同。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个方面。
赡养父母义务的法律规定如下:
(1)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2)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4)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一)有关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条是遗弃罪的具体规定。
子女赡养老人最新法律规定
儿女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具体灶册如下: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且前述赡养义务人一般是指被赡养人的子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正辩改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举判。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最新老人赡养法律法规
老人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老年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赡养老人与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什么
赡养老人以及遗产的分配问题由民法典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了成年子女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以及遗产继承的顺位等问题。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赡养费如何计算?
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 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 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 %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子女不赡养老人可能分不到财产。赡养老人是是法定的义务,子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职责,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好了,今天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