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医保金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被推销保险,有误导和隐瞒行为,按法律的话,犯了什么法?请具体到条款。)
骗取医保金,这种行为一旦被确认将最高发出5倍罚金,也就是说你骗了1000块钱会罚你5000,还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带头组织的,可能还要负刑事责任,就是因为...
我非常愿意为大家解答关于医保合同诈骗500万判多少年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复杂而有趣的问题,我将尽力给出简明扼要的答案,并提供进一步的阅读材料供大家深入研究。
骗取医保金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骗取医保金,这种行为一旦被确认将最高发出5倍罚金,也就是说你骗了1000块钱会罚你5000,还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带头组织的,可能还要负刑事责任,就是因为医保这些保障,大多数普通人在大病面前能够具备风险抵抗能力的最后一道屏障。
我们平常生病住院只要你有医保基本上都能给你报销60%~80%不等,这是大多数普通病症都没有问题的,你花了1万块钱,最终可能能给你报销7000块钱左右,剩下的钱才是你自己花的,你每年上医保大概要上200块钱到300块钱,所以说你住院报销这个钱是你自己缴纳的钱,只不过年轻人虽然每年缴纳着两三百块钱的这个医保,但实际上你用不到这个东西,因为年轻你也不需要住院啊,但你未来会用得到,所以医保的资金池它的资金有一部分来源于用户自行缴纳,这是您每年缴纳的这个两三百块钱,然后有一部分来源于国家政策补贴,但无论如何这个总数是固定的。
既然这个总数是固定的,那就要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说用在大多数普通百姓都需要的这种病症上面,比如常见的硬伤,骨头摔断了,或者是肠胃上的疾病或者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这些都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碰到的,那这些就在保证的范围之内,这是医保存在的意义,但如果说有人骗保,本来他没有病,他就想要这个报销的钱,有些内鬼里应外合,这就影响到了医保资金池,资金分配的公平性。
因为这里面的资金是有限的,被一部分人骗跑了之后,最后有一部分人拿不到更多的钱,虽然有国家财政作为保障,让大家基本都能够报销,但是这种骗保的行为仍然是十分恶劣的,就是它本身没有病,他非要想赚这个便宜,这种行为几年前就出现过,甚至当时影响挺大的,就这两年管的越来越严格了,最近新出的这个规定一旦被确凿,可能退出5倍罚金。
被推销保险,有误导和隐瞒行为,按法律的话,犯了什么法?请具体到条款。
补充回答:
1、“没有签订协议,但是有证人证明他所说的话”:没有签订协议,但应有保险合同,有证人证明他说的话:一般需要有2个以上与此事无利害关系的人作证才可以认定事实,证人证言的证明力较弱,一般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才能确定事实。
2、“我想确定的是他的行为(推销保险合同时,隐瞒病史,误导投保人,吹嘘保单红利)是否违法,是否构成犯罪,并且罪名是什么,条款是什么”:
(1)他的行为属于违法,严重的涉嫌构成犯罪。
(2)如果他的行为较轻、没有造成较大损失或后果:属于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即:由保监构责令改正、并根据情况给予罚款、或吊销业务证。
(3)如果后果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公安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保险代理人的身份,可能构成的罪名是保险诈骗罪、诈骗罪(有人认为是合同诈骗罪)
相关依据是:
(1)《保险法》第一百四十条:“保险代理人或者保险经纪人在其业务中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或者经纪业务许可证。”
(2)《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3)《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如果听信了他的显然有问题的话,购买了保险,他获得的利益应该是非法的,也就是非法利益”:这话不正确:他没有获利。因为:
(1)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代理人行为的权利和义务都由保险公司承担,即使是获利,也是保险公司“获利”,但事实上,隐瞒真相的结果不是保险公司“获利”、而是你父亲“获利”!虽然你家交了20W,但因为你父亲和代理人的实际隐瞒行为,将来你父亲得到的赔偿应是比这20W实际应得的赔偿要多得多:是代理人和你父亲在联合“诈骗”保险公司,对于你父亲来说。
(2)只要他给你父亲的是真的保单:将来保险公司就应当赔偿你父亲的保险金,不管代理人是否有虚假承诺,都应按保险合同的约定理赔,但如果代理人的承诺只是“口头”的没有写进合同:保险公司只按合同承担赔偿责任,代理人的虚假承诺,你家有证据的可以向代理人追究民事责任。
(3)如果将来因为他的虚假承诺你父亲无法得到理赔:可以退赔你家部分保费,其实损失部分可以凭你家的证据找他个人索赔:因为虚假承诺是他的个人行为、而非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如果你家证明可以构成表见代理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如果无法证明构成表见代理,只能向他个人索赔。
4、“难道保险代理人建议投保人隐瞒病史,误导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难道真的不构成犯罪?获得非法利益难道不算诈骗?”:
(1)有可能涉嫌构成犯罪,是诈骗罪或保险诈骗罪,但受害人是保险公司,应该不是你父亲。
(2)代理人没有获得利益、也不是非法利益,但他的行为属于和投保人共同欺骗保险公司,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按法理,本人认为应是保险诈骗罪,但我国目前《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主体不包括保险代理人,因此有可能定为诈骗,但情节较轻的,不构成犯罪,只有行政责任(保监会处罚)、民事赔偿责任(赔偿你家的损失)。如果后果严重的涉嫌构成犯罪,但他的诈骗非法金额也不是你家交的保费,只能是你家保费中受损的部分。
5、如果真是谁想怎么“罗织罪名”就怎么“罗织”,不仅违法,也只能将看到文章的人引入歧途,这文章能发表、会有用、不会引来麻烦吗?呵呵。
6、根据2009-10-1将实施的修订后的《保险法》,这种情况的界定和处罚更明确一些:第一百七十四条 个人保险代理人违反本法规定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其资格证书。
未取得合法资格的人员从事个人保险代理活动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1、“我们听信了,购买之后出险,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我们应该追究那个买保险的的什么法律责任?”:
(1)不是“买保险的”责任,而是“卖保险的”责任。
(2)只有民事赔偿责任,让他赔偿你们因被他欺骗而投保受到的损失,但是:一是你们要有证据证明他当时对你们这样说了,二是如果他是保险公司正式的代理人,责任应由保险公司负、而不是由他本人负;三是如果他的话全部在你们的保险合同中有所记录和体现:你不用“追究那个买保险的的什么法律责任?”的事了:直接起诉保险公司向保险公司按合同的约定索赔,有合同在,肯定赢。
(3)不过,现实中常见的却是:保险推销员当时讲的承诺在保险合同中不见踪影、到发生保险事故时买保险的人也拿不出也证据证明保险推销员曾经那样说:结果是,保险公司不理赔、买保险的人也追究不了卖保险的人的责任:没有证据,你如何主张权利?
2、“那么如果分红达不到他所说的水平,那我们要追究其责任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法律条款”:
(1)只要他说的”分红水平“写进了合同,到时“分红达不到他所说的水平”,可以起诉保险公司,属于保险公司合同违约,要求按合同约定的分红兑现并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2)《保险法》、《合同法》
3、“我们如果隐瞒了这个事实是否构成犯罪?还有就是他隐瞒了我父亲的病史,那么他是否构成犯罪?”:
(1)这只是民事纠纷,不是什么事都动不动就“犯罪”的。
(2)如果故意隐瞒病情:你父亲不构成犯罪:只是得不到保险合同中约定的赔偿。
(3)如果他鼓动你父亲隐瞒:他也不构成犯罪,只是你父亲将来得不到赔偿、因他的馊主意受到损失。
(4)关于他说的“隐瞒病史、新保险法实施,2年后就必须予以理赔”:如果是投保人故意隐瞒,不会得到理赔。但如果是保险公司或保险推销人员没有询问、投保人也不清楚是否属于应当如实告知范围的话,属于保险公司自己审查不严,按修订后的保险法,应当理赔。但只要保险公司能拿出证据证明你父亲是故意隐瞒,不理赔的风险还是很大。
4、“我想确定的是他的行为(推销保险合同时,隐瞒病史,误导投保人,吹嘘保单红利)是否违法,是否构成犯罪,并且罪名是什么,条款是什么”:不构成犯罪,也就无所谓罪名、条款。
5、建议:如果那保险推销员敢将他说的全部承诺给你用书面形式写下来或是写进保险合同,就买。不能的话,千万不能买。
诈骗医保多少钱够上判刑
诈骗医保超过三千元以上构成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扩展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参考资料: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的主要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诈骗的主要类型主要有:集资诈骗案;贷款诈骗案;票据诈骗案;金融凭证诈骗案;信用证诈骗案;信用卡诈骗案;有价证券诈骗案;保险诈骗案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通知 第四十一条 集资诈骗案(刑法第192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二条 贷款诈骗案(刑法第193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第四十三条 票据诈骗案(刑法第194条第1款)
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四条 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194条第2款)
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五条 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195条)
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3、骗取信用证的;
4、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第四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196条)
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2、恶意透支,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第四十七条 有价证券诈骗案(刑法第197条)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第四十八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198条)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扩展资料: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参考资料: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通知-百度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国人大网
边缘户住院报销比例是多少呢
一、低保边缘户住院报销比例
从我国有关现行刑事司法解释来看,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数额标准都高于诈骗罪的数额标准。 2001年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合同诈骗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1996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注: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货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l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二条“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的规定,在新刑法修订前,合同诈骗罪按照诈骗罪进行判处,其犯罪的数额亦按照诈骗罪的犯罪数额进行判处,即,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第二十六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二、医保包括一般医保、慢性疾病门诊医保和大病住院医保: 1.一般医保:住院费用报销80%左右,个人承担20左右。报销封顶金额几万元。门诊费用不能报销。 2.慢性疾病门诊医保:门诊费用可以报销。 3.大病住院医保:住院费用报销80%左右,个人承担20左右。报销封顶金额十几万元。详情还请您咨询一下您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电话12333。 三、癌症住院医保报销比例、癌症医保报销比例:1、0-4万元以下报销85%;2、4万元-8万元以下报销90%;3、8万元以上报销95%。 大病医疗保险不予报销的:1、未经批准在非定点医院就诊的(紧急抢救除外);2、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工伤旧病复发的;3、因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4、因本人违法造成伤害的;5、因责任事故造成食物中毒的;6、因自杀导致治疗的;7、因医疗事故造成伤害的;8、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医疗费用应当自理的。 四、重庆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 从2021年1月起,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一档参保人在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5%,二档参保人在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7%,在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5%,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左右。同时,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简化门诊慢特病保障认定流程。落实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推进谈判药品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第二十六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补牙可以用医保吗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合同诈骗的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的立案条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5000元以上,就应该立案追诉。第二种是单位负责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将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也应该立案追诉。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医保合同诈骗500万判多少年?
医保合同诈骗500万很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好了,今天关于“医保合同诈骗500万判多少年”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医保合同诈骗500万判多少年”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