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国级干部都是什么职位(干部多少岁退休)
1正厅级及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正国级干部一月工资多少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正国级干部一月工资多少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正国级干部都是什么职位
1正厅级及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职务、职级与级别,按照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如下条款:第十六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干部多少岁退休
各级干部退休年龄:正国级70岁:75周岁左右,要根据一届中央、人大、国务院、政协的任期需要由党中央决定。国家级正职有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军委主席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副国级70岁:国家级副职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副总理、国务委员、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长、最高检检察长。正省部级65岁:省部级党政正职是65岁,但任期未满的可延期3年,所以大多是68岁。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省委、自治区委、市委书记职务的“党和国家***”,应当到年满67岁、或68岁离开实权部门。副省部级60岁:省部级副职是65岁,但60岁以后要安排在人大、政协等“二线”。副省部级满60岁离开实权部门,或退休,或转为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任闲职、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专门委员会主任,或转为“二政府”的政府协会、社团组织任职,或转到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作为退休前的过度。正厅级及以下,男性60岁,女性55(副处级以上女干部可以60岁退休。 退休工龄如何计算:“退休工龄工资计算方法有三种: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综上问题所述,各级干部退休的年龄也不一样,但事实不能低于60岁,建议根据等级退休年龄后退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正国级多少岁退休
法律分析:
法律并没有相关规定。国家级领导在职年龄一般不超过七十周岁,退休年龄没有相关规定,大概是七十五周岁左右,要根据一届中央、人大、国务院、政协的任期需要由党中央决定。参保缴费个人退休必须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原则上以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确认的社会保障号码为准。鉴于目前职工参保数据库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对于出现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不一致时,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认真审查核实,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予以确认。1、国家法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长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女年满55周岁)。2、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后,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衍生问题: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计算退休工资的方法:用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养老金之和相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穷老汉救一红军干部,五三年中央亲邀其上京,才知那人已成正国级
1929年的8月,在永定县的一个名为牛牯扑的小山村里来了一支红军部队,走在队伍最前方的人叫做“扬子任”,当地的村民听到这个名字后都误以为是姓杨的主任,因此在称呼上均已“杨主任”或是“杨先生”来代替。那人听后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而身边跟着的那个女红军是他的夫人,战士们都称她为“贺大姐”,此次来到这里,一是为了治疗身上的疟疾之症,二也是就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不久后,邻村一个因土改田地被瓜分的乡绅看到这位气质不同凡响的“杨先生”后,认定此人必是红军里面的大人物,立刻找大埔县国民党政府进行告发。9月17日,聚集了几个村子的乡民团以及县政府的保安团往这个小山村扑来,红军部队尽管全力狙击,可敌众我寡人数上的巨大差异让他们只得退往深山中。夜晚时分凶狠的敌人企图放火烧山,眼看局势已然十分危急,村里的赤卫队派遣四个精壮的农民护送“杨先生”离开。
剧照(图文无关)
抵达住所后,其中一个叫陈添裕的人在门口大声喊道:“杨先生,赶快转移,敌人快到了”,听到外面的喊声,贺大姐赶忙收拾行李,由于已经身怀六甲,只得是两个人搀扶贺大姐,另外两个人架着身患疟疾的“杨先生”离开。可颠簸的山路让他的身体显然有点承受不住,陈添裕立即另做打算,将“杨先生”背了起来,尽管累的额头的已冒出白汗,可始终没有停下,因为他接到的命令便是:“即使累死自己,也要保证杨先生的安全”。
事后与部队再度联系上之后,“杨先生”才发现陈添裕的脸上身上全是被划伤的印记,脚底板也不知被山上的荆棘扎了多少次,看到这一幕,杨先生长叹了一句:“辛苦你了”。
剧照
等到“杨先生”离开村子之后,时间让陈添裕对于这件事也渐渐淡忘了,直到1953年国庆大阅兵之时,陈添裕突然接到了中央相关部门的邀请,让他上京参加此盛会。也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当初救的那个“杨先生”就是后面成为党内大领袖的毛主席,由于老婆即将临盆的缘故,便让堂弟代自己前去。
在毛主席的回忆录中也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我在牛牯扑治病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我一直惦念着你们,党和国家也不会把你们所忘记”。
股长是怎么任命的?
股长是怎么样任命的?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股长是什么级别?股长虽然是乡科级单位内设机构和下属二级机构负责人,也带了个“长”字,但是其级别还是科员级,个别也会享受副主任科员的非领导职务待遇,所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还是归属所在乡科级单位党委(党组)管辖,所以任命也是由所在乡科级单位任命。
但是,我国的体制从来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我们一般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关系,即人事财权归属于地方(本级),业务指导权归属于上级(主管部门)。说的有点绕口,举个例子,比如乡镇如果要提个民政所长,那么本来由乡镇行政负责人提名由乡镇党委决定任命即可,但是乡镇为了尊重县民政局的业务领导,会发函到县民政局征求意见后再行提拔。同样,县民政局提个内设机构的负责人时,也要向干部主管部门函告备案,比如提的人是公务员身份,则向组织部函告,提的人是事业编干部,则向人社局函告,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提的是办公室负责人的话,是要由组织部(人社局)派人来考察后由组织部(人社局)发文任命的。
所以,股长任命也是一项大学问呀,必须要按照规则来办,不然有的时候会闹出难堪来。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 @公场知心人 ,与您一起畅聊公场那些事。股长不是副科级。
1、股长是最基层的管理骨干,公务员系列中,就设有股长这个职务级别。省局下属是处,市局下属是科,县局下属是股。军队一样,军属机关叫处,师属机关叫科,团属机关叫股。
2、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工作部门,一般称局、办公室,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副科级;工作部门内设股、室,机构规格为股级。
扩展资料:
1、选拔任用股所级干部,比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一般要经过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发文任命、备案等程序。
2、股所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3、行政编制:股长,科长,处长,局长,部长。副主任科员以上才算官;其他统属科员级。当然也有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当股长的。
4、股级规格的单位或机构,其主要负责人也并非一定只是股级干部。要视干部兼职、干部之前级别、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公务员法》第十七条规定,我国公务员实行的是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类别和职责设置职务、职级。公务员的职务从最高正国到副科共区分了十个层级,职级从一级巡视员到二级科员区分了十二个级别。职务中有最低有副科长、科长,也有副部正部长等等,唯独没有股长一说。由此可见,股长并不是公务员职务序列的常设职务,在地市级以上机关也根本没有这种提法,但是县乡两级为了区分干部层次,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最终是为了便于干部管理,人为增加了“股”这个干部级别,股长因此而来。
股长虽然股字后面带个长,听起来像个领导,然而因为股级不在三定之列,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干部,也没有级别待遇和福利。不过既然设了,现实中股级在县乡两级机关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拔副科。在县里,科级的干部管理权限在县委组织部,提拔副科,原则上只需在科员岗位上任满三年即可,中间不需要过渡环节。如果这样,在县乡两级机关就很难区分出层次,给人什么人都可以提拔当领导的感觉,因此为了增加竞争性,一直以来很多县区都有不成文的规定,原则上副科级领导职务必须从股级干部中产生,给副科设了门槛,这就是股长的作用之一。
第二,有一定的权力。体制内有句名言,县官不如现管。股长官不大,甚至不算官,但在县乡两级机关几乎都是骨干力量,是各项工作、各种项目承上启下的具体执行者,手中的权力可大可小,在很多时候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直白说,股长可能成不了事,毕竟他没有决策权,大事小事都需要向上汇报,可在执行环过程中他在某个节点上卡一下或者在某个环节上做点小文章,也会让当事方相当难受。股长因此也有不少实惠,是很多县级公务员和事业编竞相争取的岗位。
至于股级由谁任命、怎么任命,其实很简单,看干部管理权限。在县区,四大班子中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县乡两级机关科级干部则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其余均归属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也就是说,股长和其他普通科员最终都由单位管理,晋升股长只需要经过单位党委(党组)研究,同意后下文任命,同时报县委组织部门备案即可。
你好,根据《公务员法》规定,领导干部的最低级别是副科级,所谓的股级干部其实仍旧属于科员,但其任命也要走一定的程序。首先,谈一下“股级干部”的出现原因 。
我国的机关单位基本都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分成局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其中,县直部门的机构级别是正科级,它们的内设机构要低一级,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股级”,其职数也是由三定方案限定的。
所以,股级干部广泛存在于县市区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县直部门的股(科)长,乡镇街道的中层(农办主任等),基层所的所长、副所长。
但是,用古代的话说,科级干部才是“官”,股级干部与科员一样只是“吏”,只是为了方便基层管理和工作需要设置的。
其次,谈一下“股级干部”的管理权限 。
股级干部的管理权限并没有上移到县委组织部,而是由所在的部门自己管理。例如县民政局的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自己管理,乡镇的城建办主任由乡镇自己管理。
再后,谈一下“股级干部”的任命程序 。
虽然股级干部不属于领导干部,但是,其提拔任命也要参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一般也要经过“ 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 ”,再由 局党组会议或者乡镇党委会议 表决通过,经过5天的 任前公示 后, 由局党组或乡镇党委发文任命 。
略有不同的是,虽然股级干部不属于县委组织部管理,但是仍旧要在县委组织部备案,同时也要抄送县纪委监委备案。
最后,谈一下“股级干部”的额外优势 。
以我所在的浙江沿海城市为例,股级干部的年终目标考核奖有额外的系数,会比普通干部略高。同时,县市区的副科级领导一般从股级干部中提拔,基本不会直接从科员中提拔。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 ,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作为曾经担任过所谓“股长”的人,来和题主分享一下吧。
其实体制内压根就没有所谓的“股长”,都是县区一级为了给普通干部画饼弄出来的噱头。
首先介绍所谓的股长吧在县区一级,提拔个副科,就算是单位的高层了,乡镇的党委副书记也就是副科,局里的副局长也才是副科,所以提拔副科,就说明你在基层是领导干部了。
那单位难道只有“小兵”和“高层”吗?中间怎么过渡呢?
于是想出了“股长”这么个东西,也就是县区一级部门单位中所谓的“中层”!
其次,股长怎么产生的应该听说过“中层干部竞选”这个说法吧?最基本的中层干部竞选模式,就是演讲。
在县区一级,股长的产生就是通过中层干部竞选而来的。虽然这个竞选在绝大多数单位都是走个过场,甚至个别单位都不搞竞选,但这毕竟是组织部认可的选拔“股长”的方式。
在单位完成中层干部竞选后,会把竞选结果报给县委组织部,股长就在县委组织部备案了,是组织部承认的“单位中层”,也就是股长。
但是要注意一点,组织部备案、承认的股长,仅仅是指公务员身份,如果是事业编身份,事业单位的股长,组织部承认,但是不会备案的。
另外,股长的任命组织部是不会发文的,有的单位可能自己出个红头文,确定一下你的股长身份。
第三,股长的职能股长作为县区一级单位部门的中层,自然是负责各个科室工作的。
一般单位的组织架构是:
局长(正科)、若干副局长(副科)为单位的领导
副局长分管若干科室,而这些科室的科长,就是股级的股长;当然,有的科室的科长为副科
股长负责科室具体工作,向分管副局长汇报,股长下可能有几个普通科员,也可能没有。
总结:总的来说,当上了股长也不会涨工资,但是要提副科,一般从股长中选拔,所以当个股长还是有好处的。党委发文任命。
股级干部是中国特色。级别为股级的科室存在于行政级别为科级的单位。股级,基本都出现在县区内,县内单位一般都是科级。关于股长的任命,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县内党群部门股长的任命。领导班子开会研究人事——确定股长人选——上报组织部干部室——组织部到单位对人选考察——填写个人情况表——组织部出小红头文件——单位拿回文件——张贴公示。
二、县政府组成部门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如档案管理中心、济青服务中心等,它是在单位领导班子研究确定人选后上报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局,由人社局考核,并集中任命公示。
三、乡镇人民政府任命辖区内镇直机关单位如劳保所长、民政所长、管区书记等,是镇党委研究确定后,以党委红头文件下发并送人社局备案。
股级干部是县乡一级的职务,不在国家的职级体系之中,不需要组织部审核任命,只需要在人社局备案!
2020年底被任命为单位的股长,感觉很莫名其妙,但是又是水到渠成,第一次经历还是有点激动!
一般任命副股级干部,需要在单位有两三年的工作经历,并且做出了一定的功绩,被领导看到,为单位实实在在的付出了譬如驻村扶贫,下派挂职,顶住了一个科室的很多业务,经常在领导面前露脸,受到了领导的赏识,年底人事调整的时候,领导就想到你了,一般单位党委商量一下,再走一个民主推荐的过场会议,出一个红头文件,就可以任命了,并将任命文件放进档案,人社局备案!
正股级干部流程基本相同,要单位党委认可你,能够党委通过,走一个民主推荐会的流程,红头文件任命!
既然股级干部国家不认可,为什么还要任命呢?
这是因为基层的管理需要,而且,要是想成为副科级干部,必须是由股级干部上选,这是约定俗成的。在一个县城,副科级干部就是官了,局里是副局长,乡镇是副书记,可谓是一方统帅,很多人熬一辈子都混不到副科级!
股长是怎么任命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股长是什么级别,很多人肯定认为所谓的股长就乡科级单位内设机构和下属二级机构负责人,是一个没有级别的乡科级单位内设机构和下属二级机构负责人。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股长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其权利和级别是不同的下面我来讲讲股长这个最基层的管理骨干职务称谓。
来源网络
一、部队里的股长相当于地方副科级 。
在部队里,团级单位的机构负责人也叫股长,这个股长是副营职,其行政级别固定为副营级,相当于地方副科级,不存在高职低配等浮动职务,其军衔相应为上尉或者少校。权利比较大。部队中的股长是团一级机关的中层干部,如军务股长,宣传股长,营房股长等,级别是副营,在司、政、后机关首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在部队股长的任命由师级以上首长(相当于地方厅级)签署任命书。其任命程序非常严肃,必须要在正连职岗位上干满3年。由团党委提名,师以上党委审批并报军级党委备案。
二、在企业股长是管理部门最基层的管理人员
在企业股长是最低的管理干部,没有行政级别,手底下就只有3-5个人,甚至更少,在企业股长属于内部的人事任免,属于企业的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章程决定,谁都可以当股长。不需要审批。在企业股长不是领导干部,也不是单位内部中层干部,一般由企业单位自主选配任命。
三、在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股长
在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股长就乡科级单位内设机构和下属二级机构负责人,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内设机构和下属二级机构负责人。在科级单位股长的任命一般是由各单位自行决定。但是其级别还是科员级,个别也会享受副主任科员的非领导职务待遇,所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还是归属所在乡科级单位党委(党组)管辖,所以任命也是由所在乡科级单位任命。其股长的任命要是从很规范的角度出发给对比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工龄、任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所出入。在外国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体制从来都没有这么简单,一般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关系,即人事和财权归属于本级地方,业务指导权归属于上级主管部门,比如县住建局如果要提个综合股长,那么由县住建局行政负责人提名由县住建局党组决定任命即可。但是县住建局为了尊重市住建局的业务领导,会发函到市住建局对应科室征求意见后再行提拔,也要向县干部主管部门发函告备案。
我就是一名股级干部,一些前来办事的群众称呼我为领导,我纠正他们,我不是领导,因为股级干部不属于领导。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的职务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这十个级别,分别对应国、省、市、县、镇这五个层级的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
法律上并没有股长的说法!
可是, 为什么股长成为普遍性现象呢 ?
因为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是正科级单位,包括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
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的正职领导是正科级,副职领导是副科级,加在一起称为领导班子。
一般来说,只有领导班子成员才能称为单位的领导,所以我国最低级别的领导是副科级领导,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副镇长、副乡长、党委委员等,或者县局的副局长、党组成员等。
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一个乡镇政府来说,大的乡镇政府有几百上千人,小的乡镇政府也有几十上百人,领导班子却只有十来个人。
一方面,十来个领导很难管理乡镇政府那么多工作人员,需要中层干部帮忙管理和分担工作;
另一方面,县直部门很多,大大小小有几十个,每一个县直部门都有工作需要交给乡镇政府来完成,不可能都由这十来个领导去对接,需要对应县直部门来设置乡镇政府的中层机构,任命中层干部去负责某一项或某一个领域的工作,负责跟县直部门对接详细业务。
而 乡镇政府的中层干部 就是我们所说的 股级干部 。
但在乡镇政府,一般不叫股长,而是XX办主任,比如党政办主任、党建办主任等,因为乡镇政府设置的中层机构一般都称作XX办公室。
而在县直部门,比如教育局,设置的中层部门一般叫XX股,那么中层干部就叫股长了。
股长(股级干部)由谁来任命的呢 ?
其实也很简单,只要理解了 干部管理权限 ,就明白了。
一般来说,科级干部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处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管理,厅级干部由省委组织部管理,那么,很明显, 股长(股级干部)由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管理 。
也就是说,股长(股级干部)的提拔任免,都由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自己决定,乡镇领导班子会议和县直部门班子会议通过,由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党组发文任免,就可以了。
但有一点,乡镇和县直部门的中层机构设置并不是由乡镇和县直部门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县委编办制定三定方案,通过三定方案来确定中层机构。
因此,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虽然可以自行任免股长(股级干部),但必须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股长(股级干部)的任免流程相对比较简单 。
因为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有资格任免股长(股级干部)的人不多,一把手基本能够掌握情况,省去了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这三项常见流程。
以乡镇为例,一般是由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共五人小型会议酝酿初步人选,然后党委书记决定提交党委会议讨论通过,再由乡镇组织办走流程,任前公示、发文任免、县委组织部备案。
关于发函征询意见的事情 。
有一种说法,乡镇任免中层干部的时候,会发函给对应的上级县局,征求上级县局的意见,以示尊重。
但其实这个做法已经慢慢被淘汰了,就算有,也是形式主义,表面上发函征询一下意见而已。
要记住,人事权是体制内最大的权力,属于自己可以掌控的人事权,必然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乡镇政府是正科级,上级县局也是正科级,大家是平级的,上级县局还不够力量影响到乡镇政府股级干部的任免。
正国级退休后享受什么待遇
法律分析:正国级退休的,中央会派遣相关工作人员保护的,而且退休工资也相对高。国家干部分级,正国级是最高级别,就是说按这个级别的官员来享受待遇。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二条 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一)符合第一条第(一)、(二)、(三)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二)符合第一条第(四)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应当按最高的标准发给。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什么级别算中级干部
体制内干部实行分级管理,不同层级赋予相应的职责及待遇。很多体制外的人因此经常搞不清楚干部的级别对应关系,下面做个知识普及。
一、事业单位干部级别对应关系
(一)管理岗位:共10级 1、一级职员:对应正部级 2、二级职员:对应副部级 3、三级职员:对应正厅级 4、四级职员:对应副厅级 5、五级职员:对应正处级 6、六级职员:对应副处级 7、七级职员:对应正科级 8、八级职员:对应副科级 9、九级职员:对应科员 10、十级职员:对应办事员 (二)专技岗:共13级 1-4级为正高,5-7级为副高,8-10级为中级,11-13级为初级。专技职务没有明确的行政对应关系,结合日常管理实际及经济待遇,大体可以将“正高与正处、副高与副处、中级与正科、初级与科员”对应起来,在转岗或调任时作为参照使用。 比如调任行政机关公务员,正高可以调任正处或副处职务,副高可以调任副处或正科职务。专技岗转管理岗,具备正高职称可以转管理五级职员或六级职员;副高职称可以转管理六级职员,任满两年可以转管理五级职员;中级职称满两年可以转管理七级,任满三年可以转管理六级。二、公务员级别对应关系
(一)综合管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 1、职务10级:正国职、副国职、正部职、副部职、正厅职、副厅职、正处职、副处职、正科职、副科职。 2、职级13级: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职务是领导,职级是待遇,只享受工资福利,不赋予职务职权。职级与职务的对应关系大致为:一级巡视员对应正厅,二级巡视员对应副厅,一二级调研员对应正处,三四级调研员对应副处,一二级主任科员对应正科,三四级主任科员对应副科,一级科员不变,二级科员与原来的办事员相当。 其中,在经济待遇上,一级调研员高于正处职,正处职又高于二级调研员,因此一级调研员有“大正处”,二级调研员有“小正处”的说法。以此类推,三级调研员是大副处,四级调研员是小副处;一级主任科员是大正科,二级主任科员是小正科;三级主任科员是大副科,四级主任科员是小副科。 (二)专业技术公务员职级 1、一级总监:对应一级巡视员 2、二级总监:对应二级巡视员 3、一级高级主管:对应一级调研员 4、二级高级主管:对应二级调研员 5、三级高级主管:对应三级调研员 6、四级高级主管:对应四级调研员 7、一级主管:对应一级主任科员 8、二级主管:对应二级主任科员 9、三级主管:对应三级主任科员 10、四级主管:对应四级主任科员 11、专业技术员:对应一级科员 (三)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级 1、督办:对应二级巡视员 2、一级高级主办:对应一级调研员 3、二级高级主办:对应二级调研员 4、三级高级主办:对应三级调研员 5、四级高级主办:对应四级调研员 6、一级主办:对应一级主任科员 7、二级主办:对应二级主任科员 8、三级主办:对应三级主任科员 9、四级主办:对应四级主任科员 10、一级行政至法员:对应一级科员 11、二级行政执法员:对应二级科员 (四)执法勤务警员 1、一级警务专员:对应一级巡视员 2、二级警务专员:对应二级巡视员 3、一级高级警长:对应一级调研员 4、二级高级警长:对应二级调研员 5、三级高级警长:对应三级调研员 6、四级高级警长:对应四级调研员 7、一级警长:对应一级主任科员 8、二级警长:对应二级主任科员 9、三级警长:对应三级主任科员 10、四级警长:对应四级主任科员 11、一级警员:对应一级科员 12、二级警员:对应二级科员 (五)警务技术职级 1、一级总监:对应一级巡视员 2、二级总监:对应二级巡视员 3、一级主任:对应一级调研员 4、二级主任:对应二级调研员 5、三级主任:对应三级调研员 6、四级主任:对应四级调研员 7、一级主管:对应一级主任科员 8、二级主管:对应二级主任科员 9、三级主管:对应三级主任科员 10、四级主管:对应四级主任科员 11、技术员:对应一级科员 (六)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 副省级城市因为享受省级框架的管理权限,内部有一套自定的干部行政级别管理模式,与干部常规级别对应关系为: 1、正市级:指四大班子正职级别,对应副部级; 2、副市级:指四大班子副职级别,对应正厅级; 3、正局级:指市直部门正职和城区四大班子正职,对应副厅级; 4、副局级:指市直部门副职、城区四大班子副职,对应正处级; 5、正处级:指市直部门内设处室正职、城区直属部门正职和街道正职、县四大班子正职。 处级以下干部行政级别与其他地区保持一致。三、军职与地方行政级别对应关系
军队职务与军衔与地方行政级别本无关联,但因为长期有军队干部专业地方担任领导职务,并且参照设置行政级别,军职便与地方有了默认的对应关系。 1、军委主席:对应正国级 2、军委副主席:对应副国级 3、军委委员:介于副国级和正部级之间 4、战区正职:对应正部级 5、战区副职:对应副部级 6、正军职:对应副部级 7、副军职:介于副部和正厅之间 8、正师职:对应正厅级 9、副师职:对应副厅级 10、正团职:对应正处级 11、副团职:对应副处级 12、正营职:对应正科级 13、副营职:对应副科级 14、正连职及以下:对应科员 上述对应关系仅仅是理论上的,且多以工资关系对应为主,具体转业能安排何种职务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好了,关于“正国级干部一月工资多少”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正国级干部一月工资多少”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