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网传教师取消寒暑假,你支持这个政策吗?(教育部要取消寒暑假吗)

作为一个圈外人,我个人是不支持教师取消寒暑假的,因为我也当过学生,我知道学生每年最盼望的那些日子无非就是寒暑假,教师最盼望的也就是寒暑假,学生上课都会累,教师上...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老师不放寒暑假是否违反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老师不放寒暑假是否违反的话题。

网传教师取消寒暑假,你支持这个政策吗?(教育部要取消寒暑假吗)

网传教师取消寒暑假,你支持这个政策吗?

作为一个圈外人,我个人是不支持教师取消寒暑假的,因为我也当过学生,我知道学生每年最盼望的那些日子无非就是寒暑假,教师最盼望的也就是寒暑假,学生上课都会累,教师上课更会累,学生需要寒暑假,教师也需要寒暑假。

第一,取消寒暑假对学生来说是崩溃的。

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特别喜欢寒暑假的,当然也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寒暑假去学校上课也很不错,但那只是少部分的人回想我们大多数人童年的回忆,无非就是在寒暑假的时候可能会去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里,去河里摸虾,去山上摘野果。

我们的童年就是在寒暑假,快乐的度过的,如果没有了寒暑假,那孩子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生活一点乐趣也没有了,取消寒暑假对学生来说也是令人崩溃的。

第二,取消寒暑假对老师来说是崩溃的。

教师这个职业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有寒暑假,但除了寒暑假教师就没有一点让人羡慕的地方了,早上大部分6点多就要起来,7点多你就得来到学校,虽然推行政策是学生不得早于8点到校,但现实问题是很多孩子的家长8点也要上班,所以他们早早的就把学生送到学校,那学校总不能没有老师吧。

因此老师必须要比学生更早来到学校,再说午休午休时间也特别短,因为有的孩子中午不回家,那学校里就得有值班的老师,而且晚上的时间就更别提了,有的学校有晚自习,即使没有晚自习还要备课,还要写材料,还要做各种各样的。

第三,取消寒暑假对家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是不怎么管孩子的,认为把孩子往学校里一丢什么事情就全靠老师,其实在孩子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受最大影响的应该是父母,父母给孩子的教育远比学校给孩子的教育意义要大的更多,本来还有个寒暑假让父母好好的跟孩子接触,即使父母要上下班,但是周末总能陪孩子吧,下班回来总能陪孩子吧。

现在寒暑假都去掉了,那么孩子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就更短了,对家长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

教育部要取消寒暑假吗

法律分析:教育部并没有取消寒暑假的通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通知可以得出,教育部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此前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均没有依据。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暑期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因此,并没有要取消寒暑假的通知。

法律依据:《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针对义务教育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相关情况,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13日在北京表示,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此前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均没有依据。

中国教育部当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有关情况。据介绍,截至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万学生、465.6万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其中,城区学校覆盖率为75.8%,学生参与率为55.4%,教师参与率为62%,部分大城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超过90%,课后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吕玉刚表示,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不能占用同一位老师太多的时间。”他明确表示,近期有的媒体讲“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吕玉刚表示,暑期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他强调,还要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吕玉刚称,近期有的媒体关于“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学校的托管不是学生暑期的全部。另一方面,托管服务的内容也不同于正常学期的教育教学内容。”

据吕玉刚介绍,教育部近期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推动将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要做到“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已经建立了课后服务直报系统,将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加强工作调度。各地督导部门要把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重要的督导检查内容,推动课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寒暑假期算是法定假日吗?

学校教师都是带薪休假的,这是老师特有的福利,不是法定假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该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劳动合同法》第96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高校教师享受寒暑假是根据什么法律条文?高校的工勤人员及管理人员是否也享受寒暑假?

其实老实说劳动法是没有规定老师是享有寒暑假的,但是按照教育学年制的话就分为2个。学生都放假了所以老师也都跟他们随意了。高校的工勤人员及管理人员因为是管理和日常内部的执勤者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在放假期间是要轮流值班的,所以可以说是没有寒暑假的。

民办教师依法带薪休假吗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教师群体的一部分,民办学校教师是否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在第37个教师节,“以案说法”栏目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

法律规定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教师法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典型案例

案例一:民办学校教师寒暑假享有带薪休假权利

王老师入职某民办学校。该学校称,寒暑假期间王老师未给学校提供劳动,依据教师法中规定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以及劳动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学校拒绝发放王老师寒暑假期间的工资。王老师诉至法院,要求学校支付其寒暑假期间的工资报酬。

法院认为,上述法律规定并未涉及教师寒暑假期间工资的发放问题,而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寒暑假期间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民办学校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因其自负盈亏,经济收入稳定性无法比拟公立学校,因此,学校与教师可自主协商确定教师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的自主权可以突破法律的规定。只要在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学校就不能单方不予发放教师寒暑假期间的工资。故法院依法支持王老师对于寒暑假期间工资报酬的主张。

案例二:民办学校教师患病治疗期间 学校不可随意解除劳动关系

刘老师入职某民办高校后,双方签订了《教师聘用合同》。合同履行期间,刘老师患病,自此一直间断地在外地住院治疗,期间通过托人及打电话的方式向学校口头请假,并表示回来后补交假条。半年多后,学校依据聘用合同中约定的“教师擅自离岗、旷工在15日以上的,自学校公告之日起合同自行解除”,以刘老师连续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刘老师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开除决定无效,并恢复双方的劳动关系。

法院认为,根据刘老师多次因病请假的事实,学校应当明知刘老师因病就医,无法到岗工作,无法履行请假手续,回来后补办请假手续的情况,不属于聘用合同约定的擅自离岗、旷工的情况,也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故法院认定开除决定无效,支持恢复双方劳动关系。

案例三:民办学校教师未取得教师资格 劳动合同无效

李老师入职某民办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但其并未取得教师资格。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再订立书面协议,李老师继续在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后该学校进行了体制改革,学校以学校改制及李某未取得教师资格为由,停止了李某的工作。李老师不服停止工作的安排,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与学校订立书面的教师岗位劳动合同,行使劳动的权利。

法院认为,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未取得教师资格的劳动者不是教师岗位的合格主体。

网传教师取消寒暑假,你支持这个政策吗?(教育部要取消寒暑假吗)

好了,关于“老师不放寒暑假是否违反”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老师不放寒暑假是否违反”,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