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安全知识包括哪些(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一、公共事件1.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根据突发...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哪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应急安全知识包括哪些
一、公共事件
1.突发公共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
3.自然灾害
主要是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4.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5.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6.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7.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及预警色彩标识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Ⅰ级预警对应色为红色、Ⅱ级预警对应色为橙色、Ⅲ级预警对应色为**、Ⅳ级预警对应色为蓝色。
8.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周期及能力要求
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善后期。
9.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包含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等五个阶段。
10.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
二、紧急呼救
1、牢记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拨打相关电话紧急呼救。
2、报警时说明自己的身份、事故发生详细地点和事故的基本情况。
3、保持冷静的头脑,科学的方法,积极自救。
三、心肺复苏法
1、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4、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
5、胸外心脏按压。
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应交替进行。
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其中: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国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4件
(1).《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3).《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4).《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有6件
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
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
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类型包括哪些
该预案类型包括事件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
应急响应包括疫情管控、医疗救治、防护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应急处置包括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和采购、医疗卫生人员救援、社会心理援助等方面;恢复重建包括康复治疗、重建受灾区、修复社会秩序等方面。
应急预案包括哪几类
一般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的功能和目标,应急预案可分为3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一、应急预案的含义: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
应急预案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从文体角度看,应急预案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应急预案分类具体内容:
1、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法律依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4)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5)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6)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是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制订的一系列预案,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和地方应急预案的总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好了,今天关于“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哪些”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哪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