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出租人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
导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首先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第二承租人未经出...
出租人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导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首先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第二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一、出租人什么情况下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首先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第二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一条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第七百一十六条第二款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百二十二条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请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
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二、出租人什么情况下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如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出租方有权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
1.承租人未能依照约定方式或不依据租赁标的物的特性使用租赁标的物,从而导致租赁标的物遭受的损失,在此种情况下,出租方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
2.未经出租方书面许可,承租人擅自将租赁标的物转租他人的行为,出租方可据此行使系列权利以解除租赁合同。
3.租赁期内,承租人非因客观原因而未支付租金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合理期限,出租方可通过向其发出催告函或请求其在限定时间内支付租金等方式来实现合同解除目的。
若承租人逾期仍未支付租金的,出租方有权依法依规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一条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出租人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房屋租赁合同一旦签订,租赁双方就必须要依照合同去履行,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那么,在实践中,对于承租人提前退租的应该怎么办呢?此外,从法律的角度看,出租人在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呢?下面将为您做一个较为详细的陈述。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房屋租赁合同一旦签订,租赁双方就必须要依照合同去履行,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那么,在实践中,对于承租人提前退租的应该怎么办呢?此外,从法律的角度看,出租人在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呢?下面将为您做一个较为详细的陈述。
一、承租人提前退租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出租人对提前退租都不知如何处理是好。虽然在合同里也规定有提前退租的条款,但是在实际问题出现时,又不是太容易处理好的。
出租人应该与承租人进行谈话,弄清提前退租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主动提前退租还是被动提前退租。如果是主动提前退租,证明承租方财务方面有保障,对这类退租的处理其实可以不必要太急,而要求与对方另行达成一份终止租赁协议,规定一个退租时间,并要求承租方支付合理的补偿。
如果退租方是被动提前退租,这就证明承租人在财务上出现危机,对这种情况,出租人应该抓紧时间处理此种情况。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种情况,出租人的损失就会扩大,而且还会出现法律诉讼。出租人应及时与出租方按照原合同关于提前退租条款办理退租手续。这类提前退租办理得越快对出租人越安全。
二、出租人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
出租人的解除权的行使情况包括:
1、承租人违反约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赁房屋的性质而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
《合同法》第219条:“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2、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内支付租金的。
《合同法》第227条:“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3、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于第三人的。
《合同法》第224条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其实可以解除合同。”
综上,是关于“承租人提前退租怎么办”以及“出租人什么情况下享有解除权”的有关房屋租赁的法律知识,希望对您能有一定的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出租方在没有任何合理依据的情况下不退还定金的情形,对于这种情况,您一定要勇敢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如果您不知道该如何维护,那么我们的建议您其实可以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律师依据法律为您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