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土地承包仲裁程序是怎样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根据仲裁法有关规定,仲裁的程序主要包括:第一,提出申请。当事人向纠纷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可以邮寄或者委托他人代交。...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土地承包仲裁法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土地承包仲裁法的话题。
请问土地承包仲裁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仲裁法有关规定,仲裁的程序主要包括:第一,提出申请。当事人向纠纷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可以邮寄或者委托他人代交。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证据来源。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核实后由其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第二,组织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首席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其他两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各自选定;当事人不能选定的,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由一名仲裁员仲裁。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将仲裁庭组成情况通知当事人。第三,开庭审理。仲裁庭审理案件的形式有两种,即不开庭审理和开庭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当事人约定不公开的除外。开庭可以在纠纷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或者村进行,也可以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所在地进行。当事人双方要求在乡(镇)或者村开庭的,应当在该乡(镇)或者村开庭。第四,作出裁决。裁决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仲裁裁决必须于案件审理终结之日起45天内以书面形式作出,仲裁裁决除由于调解达成和解而作出的裁决书外,应说明裁决所依据的理由,并写明裁决是终局的和作出裁决书的日期地点,以及仲裁决员的署名等。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裁决作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裁决书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起诉权利、期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仲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适用本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二十条 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三)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第二十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当对仲裁申请予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应当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终止仲裁程序:
(一)不符合申请条件;
(二)人民法院已受理该纠纷;
(三)法律规定该纠纷应当由其他机构处理;
(四)对该纠纷已有生效的判决、裁定、仲裁裁决、行政处理决定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与《仲裁法》规定的一般经济纠纷仲裁有那些不同?
(1)仲裁条件不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提请仲裁,当事人不霄达成仲裁协议或约定仲裁条款,只要一方当事人先于诉讼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机构即可受理。 (2)仲裁机构不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仲裁机构是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根据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纯青纠纷的实际需要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可以在县和不设区的市设立,也可以在设区的市或者其市辖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设立。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其日常工作由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承担。 (3)仲裁裁决法律效力不同。一般经济纠纷仲裁的裁决是终局裁决。《仲裁法》第9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做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裁决不是终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48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第五十一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示范章程,由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共同制定。
第五十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仲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五十三条 本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谁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释义》 第三十七条的释义帮我找到啊?
法条内容: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与纠纷有关的证据由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发包方等掌握管理的,该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内提供,逾期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释义内容:释义本条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的要求是:第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出证据;第二,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证据应当加以证明。如果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不能提供证据,或者不能加以证明,将可能导致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关于民事证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贯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谁主张什么事实,谁就应当负有对该事实提供证据的责任。提供证据的责任是确定的,也可以互相转移。例如申请人主张某事实,提出证据加以证明,而被申请人反驳申请人,否定申请人所提的事实,自己提出另一种事实......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仲裁与仲裁法上仲裁的区别
法律主观 :
1.仲裁机构设置不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是根据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实际需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设立,可以在县和不设区的市设立。
民商事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实际中,我国民商事仲裁机构也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设立。
2.案件管辖权不同 农村土地呈报纠纷仲裁委员会实行属地管理,在纠纷所在地申请受理。民商事仲裁实行协议管辖,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指定向某个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启动前提条件不同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不以书面仲裁协议为前提,没有仲裁协议也可申请仲裁。体现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强制管辖的特点。民商事仲裁必须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4.裁决的法律效力不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实行“一裁两审”。而《仲裁法》规定的民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任何一方不履行义务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客观 :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五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介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是一部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中的矛盾纠纷而专门设立的法律。它共分4章53条,分别为总则、调解、仲裁和附则。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法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第二章 调解
第七条 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第八条 当事人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由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纠纷事项、理由和时间。
第九条 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以及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
第十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经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
第十一条 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好了,今天关于“土地承包仲裁法”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土地承包仲裁法”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