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三个月立案标准(公安部人口失联7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人口失踪超过24小时,就可以报警处理,所以失踪三个月可以报警立案。公安机关会根据你的报案了解失踪人员相关情况,制作询问笔录,并可以要求求助人提供失踪人...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报失踪人口案立案标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失踪三个月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人口失踪超过24小时,就可以报警处理,所以失踪三个月可以报警立案。公安机关会根据你的报案了解失踪人员相关情况,制作询问笔录,并可以要求求助人提供失踪人员的近期照片。确定为失踪警情之后,会将失踪警情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开展查找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十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公安部人口失联7个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中要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规定》中对“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1、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
6、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7、其他疑似被侵害的。
其他立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人口失踪报案,应当立案吗?法律依据是多少?
如果是有被害、绑架、拐卖等可疑情况的就可以立案侦察
假如是正常的失踪没有其它被害嫌疑时就不给予立案。
请参考立案的标准:
法律依据为《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将全国各地失踪者个人档案(即经过专业人员精编的寻人启事)同时汇集于档案库这一大型寻人平台,通过来自全国各地多方爱心力量的支援,让更多寻亲、寻家等失踪人员信息积极加入档案库全面展开寻人,最终实现寻人档案资源共享,长期将寻人启事和寻家人员信息进行线上、线下“比对认亲”,为更多的失踪者早日回归家庭提供公益寻人援助。
参考资料:
失踪怎么立案标准
法律主观:
报失踪人口立案标准为如果是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属于治安案件的,一般会立马立案受理并进行调查;如果是报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案件的,需要符合该失踪人口失踪满两年、报案人是其 利害关系人 等条件才能立案。
失踪立案标准
失踪立案标准有:1、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3、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4、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6、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一、失踪立案标准是什么
1、失踪立案标准有:
(1)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6)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立案的材料来源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二、失踪案是刑事案件吗
失踪案是否属于刑事案件,公安机关需根据报警情况而定。
如果是正常的失踪,没有其它被害嫌疑,则不给予立案。失踪人口的报案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面临人身安全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那么随时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不受时间限制的。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人口失踪立案标准
人口失踪没有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决定要不要立案,人口失踪需要具备报案的条件如下:可以根据情况,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案。一般情况立案只有失踪超过48小时才立案。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可能遭到犯罪行为侵害而下落不明的人员:
(一)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二)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三)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四)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五)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六)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七)其他疑似被侵害的。
报人口失踪的条件需要什么
一、报人口失踪的条件是什么
1、报人口失踪的条件是:
(1)必须有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
(2)必须是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利害关系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利害关系人,是指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人身关系或者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3)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申请人的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一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二、派出所报失踪需要什么资料
1、失踪人近期照片二张;
2、户口簿;
3、填写失踪人口案件登记表。
公安机关要根据初查情况,确定是否为失踪警情,并将失踪警情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开展查找工作。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公安机关其他部门接到有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也应当登记受理。
今天关于“报失踪人口案立案标准”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