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级并行规定(职级变形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是为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
公务员的职级并行是什么意思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公务员职级并行规定
法律分析: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是为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词条》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公务员正确履职尽责,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职级变形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现在的职级可以享受到你上级领导的待遇。职级变形也就是职级并行。职级并行是指公务员的晋升方式有职务和职级两种并行的方式,将公务员经济待遇的分配主要由职务决定转向主要由职级决定,强化职级对经济待遇的决定功能。
什么是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公务员将施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这意味着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将与职务脱钩、与职级挂钩,将改变过去当领导才能涨工资的现象,从而提高基层公务员薪酬。
职级与待遇挂钩是实现并行的前提
据报道,职务与职级应该是相对独立、相对分离的。职务反映职级,职级对应一定职务。现实中,职务与职级的联系过于紧密,表现为以职定级、以职定薪。
据统计,在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四个组成部分中,职务工资约占20%,级别工资约占25%,地区附加津贴约占45%,各种补贴约占10%。级别工资仅占两成。相比之下,职务工资比例虽不高,但由于地区附加津贴基本按照职务发放,职务工资整体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
因此,推行职务与职级的并行,实质是适度分离职务与职级过于紧密的联系,使职级真正成为公务员的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阶梯。那些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和尊严。
职级与待遇挂钩指的是,将公务员经济待遇的分配主要由职务决定转向主要由职级决定,强化职级对经济待遇的决定功能。
公务员待遇一般分为政治待遇、工作待遇、经济待遇三种类型。政治待遇与工作待遇的分配,体现的是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经济待遇的分配,则应该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公务员的工作能力越强、工作时间越长、工作业绩越突出,相应的获得的经济报酬就应该越多。如果仅仅是因为属于同一职务层级,就享受相同的工资待遇,则明显不合理。
只有让职级与待遇挂钩,使职级对公务员的经济待遇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职级才能真正成为公务员在职业发展中取得进步的标志,公务员才会从内心将职级作为职业发展的阶梯,职务与职级的并行才有可能。
解决基层公务员薪酬偏低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又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这就意味着,公务员的工资待遇由其职务决定。
我国的领导职务层次,从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到乡科级正副职,共分为10个层级。对应的职级即为科级、处级、省部级至国级。
除此之外,非领导职务也分为8个层级,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就是与这些层级挂钩。职务与级别越高,收入就越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称,“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规,将公务员的工资与职务分离、与职级挂钩。这主要解决的是基层公务员薪资偏低的问题。
竹立家说,基层公务员晋升的渠道少、速度慢。如果职务和职级不并行,有些乡镇的基层公务员,一辈子可能连个科长都当不上,当不上领导基本的薪酬就上不去。这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对其家庭生活的改善无益。“不论是从管理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讲,薪酬都是人认真工作的基础因素。”
职务与职级并行后,一个普通的基层公务员,按照工作年限和考核标准提高职级,就可以相应的增长工资。这也可以解决基层公务员一直以来工资偏低的问题。
将有利于消除官本位现象
竹立家认为,长期以来,按照职务发工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不合理的。
比如同样工作了5年的基层公务员,都是2000元月薪,一个当了科长,月薪就能涨到3000元,没当上的一直都是2000元的月薪,差了很大一块。当不上这个处长,工资就很难提升,除非是大规模的整体性涨工资。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当不上官,就别想涨工资。于是就出现了买官卖官,形成了腐败现象。“大家都想当官,当官工资才涨能上去。”“职级并行制度” 实施之后,两个人同样工作了5年,你没当上科长,但你也干得不错,你的工资就和当上科长的差不多。这样的话,大家就不会往官场这条独木桥上挤了。这将有利于消除官本位现象。
职级并行什么意思
职级并行的意思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职级并行是指不论是普通科员还是科级领导干部,只要任职年限和级别档次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就可以晋升职级。职级并行只包括管理岗位的人员,如果专业技术人员转为管理岗位人员后,也是可以实行职级并行制度的。
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旨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完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设置办法,建立职级序列,畅通职级晋升通道,拓展职级晋升空间,促进公务员立足本职安心工作,加强专业化建设,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并行连带责任的处理方法
传统民法并无并行的连带责任概念。该概念颇具中国特色,大概是指与补充性连带责任相对立的连带责任形态。连带责任确定后,依债务人承担责任的先后顺序不同,可将连带责任划分为并行的连带责任与补充的连带责任。
并行的连带责任的各债务人之间不分主次,对整个债务无条件地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向任一债务人主张清偿全部债务。补充连带责任须以连带责任中的主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为前提,从债务人只在第二次序上承担补充性的连带责任。
例如,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合伙人与合伙企业的对外债务、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对受第三人侵害的人等。连带责任确定后,依债务人承担责任的先后顺序不同,可将连带责任划分为并行的连带责任,即一般的连带责任与补充的连带责任。
公务员职级并行,“升职”和“升级”有何区别?
公务员职级并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种成长体系和以前的成长体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以前公务员可以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且两者是分开来的,也就是说你是领导职务,就不能任职非领导职务,反之也是,而在公务员改革完成之后,虽然都在说职级并行,但是到底什么是职级并行呢?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职级并行,应该先了解职级并行的概念。一般来说,在职级并行的政策当中,“职”指的是公务员的职务,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领导职务,包括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省部级副职、省部级副职、国家副职、国家正职。而职级并行中的“级”指的是公务员的职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非领导职务,包括科员二级、科员一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一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这些就是职级并行的职和级。
其次,在了解了职和级之后,职级是如何并行的呢?一般来说,在公务员职级改革之前,公务员只可以任职领导岗位或者科员岗位中的一个,在职级并行之后,公务员就可以即任职领导岗位又需要晋级职级,这就是并行之意,具体来说,对于一名科员,其在任职乡科级领导岗位的时候,需要进行考察公示,这就是升职(职务上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再次考察,提拔至四级主任科员,这个时候仍然需要再次进行考察公示,这就是晋级,那这个时候,该人的身份就是某某副科长、四级主任科员,这就是职级并行的含义。
最后,对于职级并行,虽然已经了解了含义,但既然是职级并行,那么就可以从职级晋升到职务,也可以从职务晋升到职级,这点确实如此,但是个别地方也需要注意。一是职级虽然和职务有些是对应,但是并不全是,比如副科级只能对应四级主任科员、正科级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处级也是如此,职务对应职级的最低一级。二是职级的晋升有时候只能从职级开始。比如晋升二级巡视员,就只有满足任一级调研员4年以上,才可以晋级,而不能从正处级领导岗位晋级二级巡视员,在二级调研员上,也是只有任三级调研员2年以上才可以晋级,而副处级也不可以直接晋级三级调研员。
当然,虽然二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不能直接由副处级领导、正处级领导晋级,但是领导岗位职务提升之后,他们的职级也会自然提升,比如副处提拔正处之后,职级自然就是二级调研员,正处提拔副厅也是如此。以上就是对职级并行的一些认识,不足之处请包涵。
今天关于“公务员的职级并行是什么意思”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公务员的职级并行是什么意思”,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