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年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事业单位年休假天数)
事业单位年假规定如下:1、根据法律规定,事业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
事业单位年休假规定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事业单位年休假规定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事业单位年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
事业单位年假规定如下:
1、根据法律规定,事业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3、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4、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5、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的情形: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其他相关规定:
1、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3、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事业单位年休假天数
事业单位年休假天数如下:
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已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除以365天乘以职工本人全年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法律分析:带薪休年假是指员工在相关单位工作一年以上,依法可以享受一定时间假期的权利,此时劳动者仍然依法领取工资。劳动者休假的时间与劳动者工作的时间有关,一般而言,员工工作时间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其休假时间为五天。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如果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事业单位公休假天数
事业单位公休假天数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公休假天数依据工龄确定:
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
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
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
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员工,每年休假20天。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一、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1、元旦;
2、春节;
3、国际劳动节;
4、国庆节;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二、事业编制考试的报名流程:
1、报名:分为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包括邮件报名),一般联考、统考都是网上报名。事业单位自主招聘中,由于近几年疫情影响,还是有很多网上报名的。报名时要选好报考岗位,且一并提交审核材料。之后大家需要注意报名时间和资料审查审核时间等。
2、资料审核:如果有资料审查不合格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重新补交。同时,有岗位未达到开考人数的,也需要重新选择岗位。
3、打印笔试准考证:打印后,按时参加笔试。
4、等待笔试结果和面试通知:一般来说,大型考试会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时间以官方公告为准。
5、面试:分为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式面试等。
事业单位年休假计算方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年休假计算方法是: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新入职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后,在计算其首次应享受带薪年休假时应当进行折算,即(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法律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八条 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二百六十一天)。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休假规定
法律分析: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的规定是按照工作时间来确定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也就是工作人员累计工作已满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l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5天。
法律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二条 《条例》第二条中所称“连续工作”的时间和第三条、第四条中所称“累计工作”的时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均按工作年限计算。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
《关于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办法》 第三条 凡符合年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必须休年休假,应休不休的年休假补贴不再发放。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不跨年度安排。
工作人员累计工作已满l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l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l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假期(探亲假、婚丧假、产假)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工作人员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法定年假是怎么规定的?
法定年休假规定天数视情况而定: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的休假安排如下:
1、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算法如下:
1、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2、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3、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综上所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机关事业单位年休假规定天数
根据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分别确定:
1、参加工作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每年休假期为3天。
2、参加工作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7天。
3、参加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10天。
4、参加工作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15天。
年休假安排正确实施年休假制度,是保证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必要基础,也是保证单位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年休假制度,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性质和工作人员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计划并妥善安排工作人员休假,并做到既要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又要保证年休假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在什么情况下职工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二、年假通常怎么休?
1、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2、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3、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休年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好了,今天关于“事业单位年休假规定”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事业单位年休假规定”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