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少岁)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根据《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我国婚姻法没有对...
对于晚婚晚育年龄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
根据《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我国婚姻法没有对晚婚年龄进行明确规定。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觉得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主要作用
晚婚对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一是缩短妇女的生育期,有利于减少生育量;二是拉长两代人的间隔,相对减少同一时点生存的人口数目。
晚婚是实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婚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青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晚婚既可以使青年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工作和劳动,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基础,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又可以使青年懂得更多的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有利于下一代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晚婚
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少岁
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少岁
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即是晚婚。
晚婚是指在法定婚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的界限,并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界限。根据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迟于法定婚龄三年以上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即是晚婚。所以晚婚年龄一般是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
注:
晚婚年龄的规定与我国法定结婚年龄规定有所不同,法定结婚年龄是每对新人们在结婚登记时都必须要遵守的条件,而晚婚年龄的规定并非如此。它只是对于新人们晚婚晚育的一个建议和提倡,并没有任何的强制性。
个人建议,结婚肯定是适龄比较好,年龄太大或太小都不好,一般在二十三四岁结婚比较好,这个年龄基本上都是成熟的人了,不会盲目自信, 也不会冲动了。
法定晚婚年龄
法律分析:法定婚龄以上三年结婚的是晚婚,即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23周岁即是晚婚。
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但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或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晚婚假天数按地方性行政法规规定有所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也就是说从2016年1月1日起,晚婚晚育夫妻将不再有晚婚假、晚育假。法律修改后,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也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相关奖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2021年晚婚晚育年龄规定
法律分析:按照法律规定(女20周岁,男22周岁)三年或三年以上结婚的男女,称之为晚婚。现在实行的规定是根据我国的计划生育和结婚习惯,控制人口增长的要求所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
现在人们结婚越来越晚,国家对晚婚晚育也有一定的福利政策,那么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呢?
我国《婚姻法》规定:女性年满二十岁,男性年满二十二岁,方可结婚。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
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晚婚晚育是我国鼓励的政策,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各地晚婚假总天数10-30天。全国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加合关系),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包含关系)。
自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来,各地相继开始修订地方计生条例。据查,至少已有安徽、山西、江西、广西、广东、湖北、天津、浙江、宁夏9个省份的新计生条例正式出台。这9个地方在新规定中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一定调整。调整后,山西婚假达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产假有158天,广西和宁夏男性的陪产假延长到25天。
此外,北京、吉林、辽宁、山东、四川、云南等地的计生条例修正案草案已在征求意见或等待省级人大审议通过。
多少岁算晚婚晚育
法律分析:1、晚婚年龄
晚婚是国家目前非常扶持的一项政策,一般男士满足25周岁、女士满足23周岁就属于晚婚了。对晚婚年龄的规定和法定的结婚年龄不同,国家对晚婚年龄并没有一个强制的规定,所以只要满足上述两个年龄条件,就属于晚婚了。
2、晚育年龄
初育年龄指的是妇女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晚育是在这个年龄的基础上增加三年零九个月。一般晚婚后生的第一个孩子或者女士已婚后24周岁以上生孩子都算晚育。
晚婚晚育年龄计算方法
1、晚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晚婚年龄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本人的出生日期。
2、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如果一方为再婚,另一方为初婚,初婚的一方即使已达到晚婚年龄,也不属于晚婚。
3、晚育年龄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4、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
5、男女双方都必须是晚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晚婚晚育年龄”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