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介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有哪些内容?)

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哪些基本内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规定内容有哪些?以下是建筑网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介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有哪些内容?)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介绍?

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哪些基本内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规定内容有哪些?以下是建筑网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哪些基本内容?

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基本内容:总则、基本规定、临边和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等六部分内容。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规定内容有哪些?

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有哪些内容?

该规范明确规定: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施工前的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人身防护用品的落实;上岗人员的专业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和体格检查;作业环境和气象条件;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计算?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等?

施工现场临边防护有哪些 规范

涉及施工现场临边需要防护要求的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规范。

一、临边作业是指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摘录

4.1.1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4.1.2分层施工的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应安装防护栏杆;外设楼梯口、楼梯平台和梯段边还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4.1.3建筑物外围边沿处,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有外脚手架的工程,密目式安全立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侧立杆上,并与脚手杆紧密连接;没有外脚手架的工程,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将临边全封闭。

4.1.4施工升降机、龙门架和井架物料提升机等各类垂直运输设备设施与建筑物间设置的通道平台两侧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4.1.5各类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的楼层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多笼井架物料提升机通道中间,应分别设置隔离设施。

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摘录

6.7.2 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2 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1.5m,坡度不应大于 1:6;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 于 1m,坡度不应大于 1:3;

3 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4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m。

9.0.11 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 10米应用安全网封闭。

9.0.12 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四、《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3.0.5 具有自升(降)功能的物料提升机应安装自升平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兼做天梁的自升平台在物料提升机正常工作状态时,应与导轨架刚性连接

2 自升平台的导向滚轮应有足够的刚度,并应有防止脱轨的防护装置;

3 自升平台的传动系统应具有自锁功能,并应有刚性的停靠装置;

4 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上栏杆高度宜为1.0m~1.2m,下栏杆高度宜为0.5m~0.6m,在栏杆任一点作用1kN的水平力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且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冷轧钢板;

5 自升平台应安装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6.2.2停层平台及平台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停层平台的搭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130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能承受3KN/m2的荷载;

2停层平台外边缘与吊笼门外缘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100mm,与外脚手架外侧立杆(当无外脚手架时与建筑结构外墙)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

3停层平台两侧的防护栏杆、挡脚板应符合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

4平台门应采用工具式、定型化,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1.8条的规定;

5平台门的高度不宜小于1.8m,宽度与吊笼门宽度差不应大于200mm,并应安装在台口外边缘处,与台口外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0mm;

6平台门下边缘以上180mm内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钢板封闭,与台口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大于20mm;

7平台门应向停层平台内侧开启,并应处于常闭状态。

五、《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摘录

8.1.8 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防护栏杆应安装牢固,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基坑内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

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符合哪些规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要求,

移动式操作平台需符合以下规定:

6.2? 移动式操作平台

6.2.1?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高度不应超过5m,高宽比不应大于3:1,施工荷载不应超过1.5kN/㎡。

6.2.2?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 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固定措施。

6.2.3? 移动式行走轮的承载力不应小于 5kN,行走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应小于 2.5N·m,移动式操作平台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行走轮的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动状态。

6.2.4? 移动式操作平台在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6.2.5?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7月9日发布关于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

此公告声明批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80-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1、4.2.1、5.2.3、6.4.1、8.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同时废止。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中关于操作平台的一般规定:

6.1? 一般规定

6.1.1? 操作平台应进行设计计算,架体构造与材质应满足相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

6.1.2? 面积、高度或荷载超过本规范规定的,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6.1.3? 操作平台的架体应采用钢管、型钢等组装,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及相关脚手架行业标准规定。平台面铺设的钢、木或竹胶合板等材质的脚手板,应符合强度要求,并应平整满铺及可靠固定。

6.1.4? 操作平台的临边应按本规范第 4.3 节的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 400 ㎜的扶梯。

6.1.5? 操作平台投入使用时,应在平台的内侧设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与超高堆放。

参考链接:

住建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范有哪些?

建筑施工涉及的安全规范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

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0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 130—2001;

5、《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 65—89;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

8、《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JGJ 88—92;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93;

扩展资料: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目的:

1、通过检查,发现生产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卫生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生产安全。

2、通过检查,预知危险、清除危险,把伤亡事故频率和经济损失率降低到社会容许的范围内。

3、通过安全检查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

4、发现不安全、不卫生问题及时采取消除措施。

5、利用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百度百科—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介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有哪些内容?)

好了,今天关于“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是”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