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社区戒毒多久报到一次(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多久?)

社区戒毒多久报到一次:1、检测社区戒毒人员的定期检测:第一年的前半年至少每半个月检测1次,后半年至少每月检测1次;第二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第三年至少每3个月...

对于社区戒毒多长时间报到一次/a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社区戒毒多久报到一次(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多久?)

社区戒毒多久报到一次

社区戒毒多久报到一次:

1、检测社区戒毒人员的定期检测:第一年的前半年至少每半个月检测1次,后半年至少每月检测1次;第二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第三年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

2、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社区康复人员的定期检测三年内不得少于12次:第一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第二年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第三年至少每6个月检测1次。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以上,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次以上或者累计超过30日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综上所述,社区戒毒需要定期参加戒毒检测,而且三年内定期检测不得少于28次,之外还要接受突击检测。

法律依据:

《禁毒法》

第三十五条

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多久?

一、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多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戒毒人员进行社区戒毒的。

1、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2、进行强制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

虽然强制隔离戒毒是两年,但是在所期间表现好的可以提前,提前时间最多为一年;反之,表现不好的可以延长,延长时间最多也是一年,加上之前的两年,所以强制隔离戒毒最多可以是三年。

《戒毒条例》

第十四条?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七条?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

被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在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3个月至6个月后,转至司法行政部门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执行前款规定不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共同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具体执行方案,但在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社区戒毒多久发检一次

社区戒毒发检时间规定如下:

1、检测社区戒毒人员的定期检测三年内不得少于22次。第一年的前半年至少每半个月检测1次,后半年至少每月检测1次;第二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第三年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

2、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社区康复人员的定期检测三年内不得少于12次:第一年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第二年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第三年至少每6个月检测1次。突击检测每年不得少于3次。

由上可知,社区戒毒一般要求达到三年时间,时间达到后,就不需要持续去社区进行尿检。如果吸毒人员在这22次中尿检都呈阴性,基本可以判定他三年内戒毒效果良好,已经恢复了基本的劳动能力,社区就不会定期要求他去尿检了。但是因为地区不同,具体的检查时间需要询问所在社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三十五条 

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禁毒条例》

第二十二条 

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七条

社区戒毒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

(二)定期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告戒毒情况;

(三)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四)未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成员报告不得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24小时以上。

公安机关同意社区戒毒公安局什么时间去戒毒所提人

你所说的情况是一种意外。

我的理解是,开头抓到了戒毒所,但还没有作出处理决定,所以暂时羁押在戒毒所。现在作出了社区戒毒的决定,那么戒毒所应当放人,不需要什么提人。本人应当在收到这个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公安机关可以变更戒毒措施,把社区戒毒改为强制隔离戒毒。

社区戒毒三年未报到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

警方责令社区戒毒的,三年未到社区报到,可以视为拒绝社区戒毒,依法可以对吸毒进行强制戒毒,为期二年。对戒断三年未复习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三年未复吸是指,吸毒人员从最后一次被放出来开始,接受户籍地派出所连续三年监督检查。 具体由社区实施,开始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然后一个月,最后三个月,中间没有复吸,且有相关记录证明,就可以申请派出所开具证明,然后去市级禁毒委申请取消动态管控,由**管控变为蓝色关注等级,禁毒委批准后就可以取消该吸毒人员身份证上的信息报警。只要吸毒史超过三年就可以考,报考时必须提交三年内没有吸食、注射毒品的证明。这个证明需要到当地的派出所、村委会 居委会开。 三年内有吸毒行为记录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不满三年的,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不得申请驾驶证。 公安交管部门在受理驾驶证申请时,会核查申请人是否有吸毒行为记录,审查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条件证明。对三年内有吸毒行为记录以及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不满三年等情形的,将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三十八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多久

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两年和三年。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进行强制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2年,自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之日起计算。国家制定法律强制戒毒是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三条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吸毒人员多长时间解除管控

吸毒人员一般是三年可以解除管控。吸毒动态管控一般是三年的时间,经过戒毒委员会评审认为康复的可以解除动态管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社区的戒毒人员应该从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那天开始十五天之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进行报到,没有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的期限是三年,从报到那天起计算。

凡是被公安机关抓捕过的吸毒人员,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受到严格监管,最常见的就是在买火车或飞机票、酒店开房、网吧上网的时候,都会面临警察上门对其进行盘查或尿检, 确认是否有吸毒或涉毒犯罪行为。

什么是动态管控?

具体操作就是将有吸毒史或涉及毒品犯罪的人员信息全部录入内部系统,然后联网实现全国信息共享、动态监控和网上跟踪。这套系统不仅在全国公安系统内共享,以及公共场所需要动用身份证登记的平台都必须接入,便于联网查询和预警。

因此只要有吸毒史的人在公共场所动用身份证登记,平台就会自动触发预警系统,辖区内的警察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对当事人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盘查。必须承认,该动态管控机制在打击和预防毒品违法犯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法律依据:

《戒毒条例》第十四条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三条社区戒毒自期满之日起解除。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应当出具解除社区戒毒通知书送达社区戒毒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并在7日内通知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社区戒毒多久报到一次(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的时间分别是多久?)

好了,今天关于“社区戒毒多长时间报到一次/a”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社区戒毒多长时间报到一次/a”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