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冒名顶替上大学犯法吗(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什么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应当构成冒名顶替罪,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顶替上大学触犯了什么法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冒名顶替上大学犯法吗(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什么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犯法吗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应当构成冒名顶替罪,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他人身份的名称,其危害并不局限于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因此,在刑法中,虽然没有替代身份罪(台湾刑法有替代罪,是为替代罪),但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涉嫌伪造国家公文、居民身份证。在民法中,应当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不限于姓名权、教育权、银行贷款名称、个人信用等其他身份权)。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取消虚假身份、恢复真实身份、赔偿损失等。冒名者获得各种国家许可证,如公务员资格、教师等,是欺诈,应当撤销。在刑事上,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除此之外,在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罪名有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受贿罪等。

在民事上,犯罪人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受害人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具体损害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予以侵权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什么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应当构成冒名顶替罪。

本罪是指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罪审查起诉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七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2、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3、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公民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等事项时,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

公民出境入境时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入境证件。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

冒名顶替上大学构成什么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应当构成冒名顶替罪。

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冒名顶替上大学构成什么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可能会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冒名顶替上大学,往往还涉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滥权渎职、招收学生的徇私舞弊等。

二、冒名顶替参加大学构成犯罪的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冒名顶替是一种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不论是在被冒名者不知情的状态下冒名者侵害被冒名者的入学、入职、参军权利,还是被冒名者与冒名者串通进行冒名顶替行为。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代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享受他人应当接受的教育及取得的学籍,工作,身份及待遇。如:获取被冒名人已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三个方面的特定资格。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要是掌握教学,学籍管理,户口管理的相关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三、冒名顶替参加大学犯罪能取保候审吗

冒名顶替参加大学犯罪符合条件能取保候审。找法网提醒,《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顶替别人上大学判多少年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的构成冒名顶替罪。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假学历可以注销,真人生却无法重启。冒名顶替上学行为让侵权人得利,却直接改写了被侵权人的人生,那些侵权人“偷学”之后,获得了稳定体面的工作,而不少被侵权人则只能务农或打工为生。在冒名顶替上学案件中,针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或刑事等问责并不能弥补被侵权人所受到的伤害,因而,在上述问责之外,还应该有民事责任的归属。实际上,在一些地方,被侵权人起诉冒名上学者,要求道歉赔偿,已有成型案例,也有了司法经验的积累。让侵权人以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侵权责任,才能提高冒名上学行为的侵权责任成本,才有利于修复受损害的权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冒名顶替上学问题链条上的侵权人既承担行政、刑事等责任,又承担民事责任,责任归属才是完整的。因而,我们关注冒名顶替上学案件,既希望有关部门对案件严查到底,也要支持被侵权人在民事领域依法维权,为被侵权人维权创造良好的环境。

构成继续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继续犯是一个行为,如果是数行为,那就不可能是继续犯。继续犯是持续地侵害同一个法益,如果其所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不同权益,就不可能是继续犯。继续犯是在犯罪既遂状态的持续同时也是犯罪行为的持续。继续犯是犯罪行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地存在。刑法第238条规定的非法拘禁罪,是个公认典型的继续犯,从行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恢复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时候为止,这一非法拘禁的行为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

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描述中,根据文义解释,“盗用、冒用他人身份”是手段预备,“顶替他人取得”是行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是既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条之二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顶替他人上大学处理结果

法律主观:

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冒名顶替罪,处罚如下: 1、刑事处罚 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行政处罚 行为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3、民事处罚 行为人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侵犯被冒名者的受教育权、姓名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

法律客观: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哪些权利

法律分析: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受教育权等很多合法权益。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冒名顶替上大学定啥罪

法律分析:关于冒名顶替上大学定什么罪名,目前在国家法律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冒名顶替上大学都要提供相关的证件,如果证件是伪造的,就涉嫌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帮助当事人冒名顶替其他人上大学的工作人员涉嫌滥用职权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上大学后果

法律分析:1、顶替者此后所有学历、学位,及必须依托学历学位取得的一切相关证书(如职称、相关职业从业资格等)立即无条件全部作废。

2、如顶替者在国家公职机关以及国有企业(含控股)工作,相关单位应立即无条件开除;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工作的,由相关单位发出公函,建议该企业立即处理;在国外求学的,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公函,建议相关学校立即处理。

3、上述处罚记入档案,并永久保留。

4、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相关网站设置“冒名顶替者黑名单”,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随时查询。

5、顶替者毕生不能到国家公职机关及国有企业(含控股)工作,不得享受公租房、经适房等福利待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顶替上大学犯法吗

顶替别人上大学是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之二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冒名顶替上大学犯法吗(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什么罪)

好了,关于“顶替上大学触犯了什么法律”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顶替上大学触犯了什么法律”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