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当过兵的每月补贴退伍(中国兵役制度)
凡当过兵的每月补贴退伍对于“凡当过兵的每月补贴退伍”这一说法,实际上并非所有退伍军人都能享受到每月的补贴。补贴的发放通常与退伍军人的服役年限、退役时间、是否参战...
如果您有关于凡当过兵的每月800元补贴吗?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凡当过兵的每月补贴退伍
凡当过兵的每月补贴退伍
对于“凡当过兵的每月补贴退伍”这一说法,实际上并非所有退伍军人都能享受到每月的补贴。补贴的发放通常与退伍军人的服役年限、退役时间、是否参战、是否残疾等因素有关。
一、补贴对象与条件
补贴对象主要为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具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服役年限、退役时间、参战经历、残疾等级等。这些条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二、补贴标准与发放
补贴标准根据退伍军人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规定而定。一般来说,服役年限越长、参战经历越丰富、残疾等级越高的退伍军人,能够获得的补贴就越多。补贴的发放方式一般为每月定期发放到退伍军人的银行账户中。
三、申请与审核
退伍军人需要向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退伍证、身份证、户口本、参战证明、残疾证明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将纳入补贴发放范围。
四、政策变动与更新
退伍军人补贴政策可能会随着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状况变化等因素而进行调整。退伍军人需要及时关注政策变动,以便了解最新的补贴标准和申请流程。
综上所述:
并非所有当过兵的人都能享受到每月的退伍补贴。补贴的发放与退伍军人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规定有关。退伍军人需要向当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补贴标准可能会随着政策变动而调整,退伍军人需要及时关注最新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第五十六条规定:
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退役军人的保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保障退役军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第六十三条规定:
国家建立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等给予特别优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
中国兵役制度
中国历代的兵役制度 中国历史上曾实行过多种兵役制度。
夏、商、西周时期,士卒由奴隶主和平民充任,奴隶不能服兵役,只能随军服杂役。卜辞中“登人三千”、“登人五千”等,是商朝在战时召集兵员出征的记录。据《周礼》,西周时服兵役者有“正卒”(正式兵役)和“羡卒”(后备兵役)之分。春秋中、后期,逐步允许奴隶从军和充当甲士,并已出现郡县征兵制。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进行兼并战争,竞相扩编常备军,普遍实行郡县征兵制。秦国规定凡17岁的男子须向官府登记,称为“傅”。傅籍后,从23岁起,守卫京师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实际上有的男子15岁就傅籍,随时准备应召入伍。此外,魏、齐、秦等国还考选招募勇士从军。
秦、汉时期,主要实行郡县征兵制。秦朝沿袭前制,更趋完善。西汉初年,凡20岁的男子都要向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县服役,学习骑、射等军事技术,称“正卒”;一年守卫京师或戍守边郡,称“卫士”或“戍卒”。另一说认为,服这两年兵役统称“正卒”。服役期满转为后备兵,随时准备应征,至56岁免役。汉武帝时,除实行征兵制外,兼行募兵制,招募善骑射的壮丁从军。
三国初期,主要实行募兵制。后因战争频繁,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改行世兵制。士兵之家列为兵户。兵户世代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两晋时期盛行这种制度。
隋、唐这两朝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此制始于西魏,至隋、唐逐渐完善。唐朝府兵3年简点一次。“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议·擅兴》)。一般21岁入军,61岁出军。府兵由设置在各地的军府管理,平时散居务农,农隙训练,并轮番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战时领命出征。出征时,自备兵器、口粮;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唐初,府兵社会地位较高,可免除赋役,征战有功者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高宗显庆五年(660)以后,由于均田制的破坏,优待办法被取消,府兵社会地位下降,导致大批逃亡。玄宗开元十年 (722)起,“召募壮士充宿卫”,逐步改为主要实行募兵制。
宋朝,盛行募兵制。对应召者,根据身长、体魄及技巧等条件确定等级。凡“亢健”者,编入朝廷直接统辖的禁兵,“短弱者”编入隶属地方州府的厢兵。边境地区的蕃兵,由当地部族组成。就地执行戍守任务的乡兵(民兵),由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土民组成。
元朝和明、清朝前、中期,主要实行世兵制。元初,规定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蒙古族男子“尽佥为兵”。后因兵源不足,又规定汉人20户出一兵,“丁力强者充军,弱者出钱”(《元史·兵志》)。凡当过兵或“壮士及有力之家”定为军户,世代为兵。明朝前期,各卫所的军士,少数驻防,多数屯田,农时耕种,农隙训练,战时出征。军士之家列为军户,世代服兵役。英宗正统年间,屯田制遭破坏,军士大量逃亡,改为主要实行募兵制。清朝,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世代相袭。清末,编练新军,招募兵员,士兵在常备军中服现役3年后,转为续备军和后备军。
中华民国初年,主要实行募兵制。1933年6月,南京国民党政府曾颁布兵役法,规定实行征兵制。
凡当过兵的每月800元补贴吗
过兵的每月800元补贴是真的,只要当兵就有每月800的补贴,包括退伍。1、义务兵津贴第一年每月津贴费为500元,第二年每月津贴费600元,两年津贴共约13200元。2、士官工资下士(服役3-5年)平均每月2160余元,一年共25920余元;中士(服役6-8年)平均每月2800余元,一年共33600余元;上士(服役9-12年)每月3600余元,一年共43200余元;四级军士长(服役13-16年)每月4400余元,一年共52800余元。3、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县级民政府部门每年为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我省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的年发放标准为:农村不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00%,城镇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4、进藏、进疆和在高原条件下服役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现行标准的3倍发放。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省内各地实际发放金额也有所不同。
好了,关于“凡当过兵的每月800元补贴吗?”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凡当过兵的每月800元补贴吗?”,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